[实用新型]轴瓦口边外表面去毛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4715.7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0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阳廷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斯凯迪轴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0 | 分类号: | B24B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4025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瓦 外表 毛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瓦加工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去除轴瓦口边外表面毛刺的设备,涉及机械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加工过程中,轴瓦口边外表面会产生毛刺(如图2所示的A部位)、需要在加工完成后,由工人用锉刀或砂纸去除,加工效率低,费时费力,人力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轴瓦口边外表面去毛刺机,通过该设备能自动去除轴瓦外表面所产生的毛刺。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瓦口边外表面去毛刺机,包括固定架(1)、盘形钢丝刷(2)和轴瓦输送轨道(3),所述轴瓦输送轨道(3)固设在固定架(1)上,在轴瓦输送轨道(3)的上方设置有轴瓦压板(8),在轴瓦输送轨道(2)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盘形钢丝刷(2),所述盘形钢丝刷(2)由电机驱动,盘形钢丝刷(2)的轴线平行于轴瓦输送轨道(3),且盘形钢丝刷(2)轴线到轴瓦输送轨道(3)的距离等于盘形钢丝刷(2)的半径。
优选为,所述固定架(1)上开有条形孔(1a),所述电机安装在滑动块(6)上,滑动块(6)通过螺栓(7)与固定架(1)的条形孔(1a)相连,所述条形孔(1a)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轴瓦输送轨道(2),所述滑动块(6)由转动手轮(4)带动沿着条形孔(1a)移动。转动手轮与滑动块构成一个丝杆螺母机构,通过旋转转动手轮,带动滑动块沿着条形孔移动,且电机、螺栓、盘形钢丝刷随滑动块一起移动,以适应不同尺寸规格的轴瓦去毛刺;螺栓限制了滑动块只能沿着条形孔的延伸方向移动。
轴瓦放置在轴瓦输送轨道内,轴瓦在轴瓦输送轨道内移动,在轴瓦输送轨道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盘形钢丝刷,启动电机后,电机带动盘形钢丝刷转动,当轴瓦经过盘形钢丝刷时,盘形钢丝刷将该轴瓦口边外表面的毛刺去除掉。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去毛刺质量高等特点,实现了轴瓦口边外表面去毛刺的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轴瓦)。
图2 为轴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轴瓦口边外表面去毛刺机,由固定架1、两个盘形钢丝刷2、轴瓦输送轨道3、两个电机、轴瓦压板8等组成。轴瓦输送轨道3固设在固定架1上,在轴瓦输送轨道3的上方设置有轴瓦压板3a。轴瓦5搁置在轴瓦输送轨道3上,并通过轴瓦压板3a压住,以防止轴瓦5在轴瓦输送轨道3内移动时出现轴瓦叠合的现象。在轴瓦输送轨道2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盘形钢丝刷2,左右两个盘形钢丝刷2分别用于去除轴瓦口边外表面(包括左右两侧)的毛刺。盘形钢丝刷2是由钢丝制成的盘形刷。盘形钢丝刷2由各自对应的电机(图中未示出)驱动,两个盘形钢丝刷2转动方向刚好相反。盘形钢丝刷2的轴线平行于轴瓦输送轨道3,且盘形钢丝刷2轴线到轴瓦输送轨道3的距离等于盘形钢丝刷2的半径,以保证盘形钢丝刷2转动时能接触到轴瓦输送轨道3内轴瓦5的口边外表面。
最好是,固定架1上开有条形孔1a,电机安装在滑动块6上,滑动块6通过螺栓7与固定架1的条形孔1a相连,条形孔1a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轴瓦输送轨道2,滑动块6由转动手轮4带动沿着条形孔1a移动。转动手轮4与滑动块6构成一个丝杆螺母机构,通过旋转转动手轮4,带动滑动块6沿着条形孔1a移动,且电机、螺栓7、盘形钢丝刷2随滑动块6一起移动,以适应不同尺寸规格的轴瓦去毛刺;螺栓7限制了滑动块6只能沿着条形孔1a的延伸方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斯凯迪轴瓦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斯凯迪轴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47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合金管离心铸造高温涂料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含腐植酸盐的墨汁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