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前叉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4112.7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1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余政溉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安特(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02 | 分类号: | B62K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21533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前叉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的部件,特别是指一种自行车前叉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的自行车前叉结构如图1所示,该自行车前叉结构10包含一叉骨11及一竖管12,该叉骨11由一肩部111成形二叉部112所构成,该叉骨11的肩部111上形成一直管部113,结合时是透过该竖管12套设于该叉骨11的直管部113并以黏合剂结合;然而,由于该叉骨11的直管部113与该竖管12为直管相对笔直通孔的结合,该直管部113与该竖管12之间于穿设方向上并无任何限止,因此必须全然倚靠黏合剂提供黏结的力量。
由此可知,普通的自行车前叉结构10完全仰赖黏合剂的黏合,因此该自行车前叉结构10的叉骨11及竖管12之间的抗拉能力低,遭遇拉力时则易产生脱损的损害状况,因而具有使用适用性限制及使用寿命短的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前叉结构,其是改善普通自行车前叉结构不具抗拉能力、且有使用寿命短少的缺失。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前叉结构,包含:
一叉骨,由一肩部成形二叉部所构成,且该肩部上更贯穿成形一套接孔,该套接孔具有一中心轴及一内周面,该内周面为锥形面,该套接孔的内周面与该中心轴间具有夹角;以及
一竖管,具有一第一结合段及一第二结合段,而该第二结合段具有锥度,该竖管穿设于该叉骨的套接孔内,且该竖管的该第二结合段容置于该套接孔内并配合黏合剂结合。
进一步地,所述叉骨的该套接孔两端分别为一第一穿口及一第二穿口,该第二穿口大于该第一穿口。
进一步地,所述竖管的该第一结合段的延伸方向与该中心轴平行。
本实用新型藉由以具有锥度的竖管对应穿设于叉骨的套接孔,使竖管与套接孔间即具有限止的能力并产生抗拉能力,而再配合黏合剂的黏合则能提高整体结构强度,同时避免承受拉力损坏的现象发生,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普通自行车前叉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普通自行车前叉结构的组合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前叉结构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前叉结构的立体结构组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前叉结构的组合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前叉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如图3至5所示,包含:
一叉骨20,由一肩部21成形二叉部22所构成,且该肩部21上更贯穿成形一套接孔211,该套接孔211具有一中心轴X及一内周面212,该内周面212为锥形面,亦即,该套接孔211的内周面212与该中心轴X间具有夹角,且该套接孔211的两端分别为一第一穿口213及一第二穿口214,该第二穿口214大于该第一穿口213;以及
一竖管30,具有一第一结合段31及一第二结合段32,该第一结合段31的延伸方向与该中心轴X平行,而该第二结合段32具有锥度,该竖管30穿设于该叉骨20的套接孔211内,且该竖管30以该第一结合段31由该第二穿口214穿入该套接孔211,并使该第二结合段32容置于该套接孔211内再配合黏合剂结合。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前叉结构的结构组态及特征,而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竖管30是以具有锥度的第二结合段32穿设于叉骨20的套接孔211内,因此该竖管30与该叉骨20的套接孔211之间会产生一个方向的限止,以本实施例来说,本实施例的组态就能限止该竖管30由该套接孔211的第一穿口213穿出,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前叉结构具有一个方向上的抗拉能力,且本实用新型的前叉结构的抗拉能力来自于该竖管30及该套接孔211的组配关系所导致,而本实用新型于结合时又能配合黏合剂进行黏合,则就能在竖管30与套接孔211之间的结构限止之外更增加黏结力,藉此大幅提高结合后自行车前叉结构整体的结构结合强度,并具有抗拉能力,同时因此而能降低承受拉力而产生的损坏状况,延长使用寿命。
再者,由于本实用新型是于该叉骨20上成形套接孔211以套接竖管30,因此相较于习用技术来说,本实用新型的叉骨20不需设置凸出的直管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叉骨20就能减省生产的材料成本,并同时减低整体前叉结构的重量,除了能更符轻量化的需求之外,当该前叉结构以碳纤维成形时,则又因结构上的简化而又更能降低制造的难度,提高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安特(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捷安特(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41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回流焊的发热丝固定结构
- 下一篇:照明设备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