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激光投影仪的光学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3781.2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5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林嘉瑞;张修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16 | 分类号: | G03B21/16;G03B21/14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赵根喜;李昕巍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激光 投影仪 光学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投影仪。
背景技术
投影仪自从出现以后,随着科技的发展被运用到各种领域,从消费产品至高科技产品,其应用范围一直在扩展当中,例如应用于大型会议演讲上以投影系统放大投影物,或是应用于商业上的投影式屏幕或电视,以配合简报的内容做即时图式画面的呈现。
常见的投影仪架构大致可以分为光源模块及光学处理单元。光源模块一般由光源发光,经由光学构件收集光线,经过滤镜、色轮的滤光处理,将处理后的光线射向光学处理单元后投射至投屏幕。
随着投影仪的发展,也有在光源模块中使用激光光源搭配涂有荧光粉的转轮,以提供不同波长的光线。然而,由于激光光束的能量较为集中,使得转轮在接收激光光束时,产生极高的温度,因而导致荧光粉损毁或效率降低。随着投影仪亮度需求的提升,激光光束的能量也随之增加,此种荧光粉因温度过高而损毁或效率降低的现象会越来越明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激光投影仪的光学组件,通过提供低于环境温度的冷空气对荧光色轮降温,以减少荧光色轮因高温损毁或效率降低的情形。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激光投影仪的光学组件,包含循环式空气流道、设置于循环式空气流道内的荧光色轮、部分设置于循环式空气流道内的热交换器,以及设置于循环式空气流道内的风机,风机用以将热交换器所提供的低于环境温度的空气导引向荧光色轮。
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热交换器为致冷晶片,致冷晶片包含冷端与热端,冷端位于循环式空气流道内,热端部分外露于循环式空气流道。
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光学组件还包含散热风扇,设置于邻近热端处,以对热端进行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风机设置于邻近冷端,风机为鼓风机或风扇。
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风机与荧光色轮分别位于冷端的相对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光学组件还包含激光光源,以提供激光光束照射至荧光色轮。
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循环式空气流道包含第一透光部与第二透光部,第一透光部与第二透光部分别设置于荧光色轮的入光侧与出光侧。
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透光部与第二透光部可以为平面玻璃。
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光学组件还包含至少一散热鳍片组,散热鳍片组部分设置于循环式空气流道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循环式空气流道实质上呈口字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应用于激光投影仪的光学组件利用低于环境温度的空气冷却荧光色轮,可以有效提升降温效率。且由于空气在循环式空气流道内循环地流动,因此可以减少外界空气进入而导致粉尘或是油烟污染元件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激光投影仪的光学组件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激光投影仪的光学组件一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光学组件
110:循环式空气流道
112:第一透光部
114:第二透光部
120:荧光色轮
130:热交换器
132:冷端
134:热端
140:风机
150:散热风扇
160:激光光源
170:散热鳍片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及详细说明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任何本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实用新型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
为了解决激光投影仪中因为激光光束照射于荧光色轮上导致荧光色轮温度过高,而使得荧光色轮的使用寿命缩短的情形,传统多是利用风扇吸取环境空气对其降温。为了进一步提升冷却效果,本实用新型则是配合热交换器以及循环式空气流道,以吸取较环境空气低温的冷却空气对荧光色轮降温,具体说明于以下实施例中。
请同时参照图1与图2,其分别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激光投影仪的光学组件一实施例的俯视图以及立体视图。应用于激光投影仪的光学组件100包含有循环式空气流道110、设置于循环式空气流道110内的荧光色轮120、部分位于循环式空气流道110内的热交换器130、以及设置于循环式空气流道110内的风机1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37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清背投软幕
- 下一篇:调节摄像机后背焦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