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控电极结构及其应用之触控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3723.X | 申请日: | 2013-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4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普欣;李瑞兴;陈福城;黄志奎;聂世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宸(厦门)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结构 及其 应用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特别有关于触控电极结构及其应用之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触控面板逐渐成为最主要的输入介面,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电子产品中,例如手机、个人数位助理(PDA)或掌上型个人电脑等。
请参阅图1,其系显示习知的触控面板10之平面示意图。习知的触控面板10通常规划有一矩形的触控区A,并且在触控区A设置触控电极结构11。其中,触控电极结构具有复数条沿着触控区A的纵向(例如Y轴方向)进行排列的第一轴向感测电极12以及复数条沿着触控区A的横向(例如X轴方向)进行排列的第二轴向感测电极14。
在上述的触控电极结构的架构下,第一轴向感测电极12和第二轴向感测电极14的接线端12a、14a会是至少布局于触控区A的相邻的两个侧边。如图1所示的触控面板10,其第一轴向感测电极12的接线端12a是布局于触控区A横向上的一个侧边,而第二轴向感测电极14的接线端14a则是分边布局于触控区A的纵向上两个相对的侧边。如此一来,用来电性连接所述接线端12a、14a的导线16也就至少需要占用在触控区A的相邻的两个侧边所邻接的区域(如周边区B1、B2及B3)。因此,习知触控面板10的触控电极结构无法让触控区A在一方向上相对的两个侧边所邻接的区域面积能够同时减小,降低触控面板10在边框设计上的弹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习知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触控面板之触控电极结构的设计,使得感测电极的接线端仅位于触控区的其中之一对相对侧边,让触控面板在边框设计上较不会受限于感测电极的接线端布局及对应的导线布线而更具有弹性。
依据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电极结构,应用于一触控面板,触控面板被定义有一矩形的触控区,触控电极结构包括:复数条第一轴向感测电极,沿触控区的一斜角线平行排列;及复数条第二轴向感测电极,沿触控区的另一斜角线平行排列,并且与第一轴向感测电极电性绝缘地形成交错;其中第一轴向感测电极和该些第二轴向感测电极的一接线端仅布局于触控区的其中之一对相对侧边。
进一步的,该些第一轴向感测电极及该些第二轴向感测电极形成于一绝缘层的两侧,以通过该绝缘层来电性隔绝。
进一步的,该些第一轴向感测电极及该些第二轴向感测电极分别为一条状电极。
进一步的,每一该些第一轴向感测电极包括复数个第一电极单元及复数个电性连接相邻两个第一电极单元的第一连接线;每一该些第二轴向感测电极包括复数个第二电极单元及复数个电性连接相邻两个第二电极单元的第二连接线。
依据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面板,触控面板被定义有一矩形的触控区,触控面板包括:如前所述的触控电极结构;以及导线组,电性连接该些第一轴向感测电极的接线端及该些第二轴向感测电极的接线端。
进一步的,该触控区的该对相对侧边分别邻接一第一周边区及一第二周边区。
进一步的,该导线组包含复数条第一导线、复数条第二导线、复数条第三导线及复数条第四导线,其中该些第一导线及该些第三导线相互电性绝缘地设置于该第一周边区,该些第二导线及该些第四导线相互电性绝缘地设置于该第二周边区。
进一步的,该些第一导线电性连接该些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中布局于邻接该第一周边区的接线端,且该些第二导线电性连接该些第一轴向感测电极中布局于邻接该第二周边区的接线端。
进一步的,该些第三导线电性连接该些第二轴向感测电极中布局于邻接该第一周边区的接线端,且该些第四导线电性连接该些第二轴向感测电极中布局于邻接该第二周边区的接线端。
进一步的,更包括:第一接合垫,与该些第一导线电性连接,且设置于该第一周边区;第二接合垫,与该些第二导线电性连接,且设置于该第二周边区;第三接合垫,与该些第三导线电性连接,且设置于该第一周边区;以及第四接合垫,与该些第四导线电性连接,且设置于该第二周边区。
进一步的,该第一接合垫及该第三接合垫进一步与一第一软性印刷电路板接合;该第二接合垫及该第四接合垫进一步与一第二软性印刷电路板接合。
进一步的,更包括:第一基板,其中该些第一轴向感测电极和该些第二轴向感测电极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下方。
进一步的,更包括:第二基板,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下方,其中该些第一轴向感测电极形成于该第二基板的一表面上;以及第三基板,设置于该第二基板下方,其中该些第二轴向感测电极形成于该第三基板的一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宸(厦门)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宝宸(厦门)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37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泥生产线上带有防护装置的电压表
- 下一篇:一种锦纶6生产用冷却切片恒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