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散热的直管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3195.8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3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傅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傅轶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7/10;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卞华欣 |
地址: | 510515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直管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管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散热的直管灯。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环保的意识的不断加强,节能省电已成为当今的趋势,LED 产业是近年来最受瞩目的产业之一。发展至今,LED 产品已具有节能、省电、高效率、反应时间快、寿命周期长、且不含汞、环保等优点。然而一般的LED 高功率产品中,约为20%的电能转换成光,剩下80%的电能均转换为热能。一般而言,LED 发光时所产生的热能若无法导出,将会使LED界面温度过高,进而影响产品的生命周期、发光效率及稳定性,因此,要提升LED 的发光效率,LED 系统的热散管理与设计便成为了一重要课题。
申请号为201020608824.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大角度发光的LED直管灯管,它包括遮光罩、铝基线路板和楔形散热器,铝基线路板固定在楔形散热器的上部,楔形散热器与遮光罩扣合。由于遮光罩仅仅具有透光这一种功能,不易将LED发光模块产生的热量有效散发出去,严重影响LED直管灯管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易散热的直管灯。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易散热的直管灯,包括灯罩和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连接有LED发光模块,所述灯罩由导热罩体和光扩散罩体围设构成,所述LED发光模块面向所述光扩散罩体,所述散热器嵌设于所述导热罩体的内壁。
其中,所述散热器包括连接片和与所述连接片连接的连接脚,所述连接脚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导热罩体的内壁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凹槽匹配。
其中,所述连接片与所述连接脚的连接处设有锁钉孔。
其中,所述散热器还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设置于所述锁钉孔的侧边,所述LED发光模块装设于所述插槽。
其中,LED发光模块包括LED单元和铝基板,所述LED单元固定连接于所述铝基板,所述铝基板与所述插槽的内壁接触。
其中,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导热罩体围设构成过线槽。
其中,所述散热器为铝合金散热器。
其中,所述导热罩体和所述光扩散罩体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导热罩体为导热PC罩体,所述光扩散罩体为光扩散PC罩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嵌设于灯罩的内壁,装配方便、使用安全,且灯罩由导热罩体和光扩散罩体围设构成,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具备较好的透光效果的同时,能够将LED发光模块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发出去,另外由于散热器嵌设于导热罩体的内壁,即散热器与导热罩体直接接触,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率,保证良好的发光效率,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灯罩,11—导热罩体,12—光扩散罩体,13—凸起结构,2—散热器,21—连接脚,22—凹槽,23—锁钉孔,24—插槽,3—LED发光模块,31—LED单元,32—铝基板,4—过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以图1所示方向为参考方向,本实施例的一种易散热的直管灯,包括灯罩1和散热器2,所述散热器2连接有LED发光模块3,所述灯罩1由导热罩体11和光扩散罩体12围设构成,所述LED发光模块3面向所述光扩散罩体12,所述散热器2嵌设于所述导热罩体11的内壁。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2嵌设于灯罩1的内壁,装配方便、使用安全,且灯罩1由导热罩体11和光扩散罩体12围设构成,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具备较好的透光效果的同时,能够将LED发光模块3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发出去,另外由于散热器2嵌设于导热罩体11的内壁,即散热器2与导热罩体11直接接触,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率,保证良好的发光效率,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2包括连接片和与所述连接片连接的连接脚21,所述连接脚21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22,所述导热罩体11的内壁设置有凸起结构13,所述凸起结构13与所述凹槽22匹配。凸起结构13与凹槽22配合紧密,散热器2与导热罩体11连接牢固;具体地,凸起结构13与凹槽22为插接,因此散热器2与导热罩体11可拆分,便于用户拆装,取代了现有的锁螺丝的连接方式,简化加工工序、提高装配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轶,未经傅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31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