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弹性剪刀的持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3019.4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8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廖心远;赵良瑜;姜蕾;陈德玉;陈宇;方丹;孙延卿;蔡弢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心远;赵良瑜;姜蕾 |
主分类号: | A61B17/06 | 分类号: | A61B17/06;A61B17/32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剪刀 持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带剪刀的持针器。
背景技术
清创缝合是急诊外科的主要工作内容,与普通缝合相比,其对缝合速度要求较高。因此,为了缩短缝合时间,急诊外科缝合简化了缝合过程,采用器械打结法。然而,医生的每一针缝合,仍需不断交替使用持针器及剪刀,由于多数医院的急诊清创室不能为医生配备器械护士或助手用于传递整理器械,导致医生的缝合速度往往被限制在器械更换过程中,效率低下。
因此,有些医务人员设计了一种带剪刀的持针器,使持针器具备了剪刀的功能,以提高缝合效率。但这种简单的在持针器后部添加剪刃的设计存在明显的缺陷,使用过程中,医生可能不慎用剪刃误夹持针尖,导致针尖断裂,引起严重的医疗事故。所以现有的这些带剪刀的持针器在临床并未得到推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持针器缝合效率低下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弹性剪刀的持针器,该持针器不仅能有效提高医生的缝合速度,并且安全可靠,避免了操作过程中不慎剪断针尖的危险。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弹性剪刀的持针器,包括两组剪状铰接的本体,两本体通过轴节连接,轴节前部为钳头,后部为手柄和指环,手柄上设有锁扣,钳头的前部设有菱形持针纹,后部设有剪刀,所述剪刀由一侧固定剪刃及另一侧弹性剪刃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剪刃长度为钳头长度的1/3至1/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弹性剪刃为剪刃和弹片一体化铸造,通过螺钉固定于钳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适合单人缝合操作,无需频繁更换器械,简化了缝合操作,提高了缝合速度,且避免了不慎剪断针尖的危险,安全高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钳头的侧视图。
图3是弹性剪刃的示意图。
图中1.轴节,2.钳头,3.手柄,4.指环,5.锁扣,6.固定剪刃,7.弹性剪刃,8.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带弹性剪刀的持针器包括两组剪状铰接的本体,两本体通过轴节1连接,轴节1前部为钳头2,后部为手柄3和指环4,手柄3上设有锁扣5,钳头2的前部设有菱形持针纹,后部设有剪刀,所述剪刀长度为钳头2长度的1/3至1/4,由一侧固定剪刃6及另一侧弹性剪刃7构成,弹性剪刃7为剪刃和弹片一体化铸造,通过螺钉8固定于钳头2上。
使用时,医生通过钳头2前部夹持缝合针,完成缝合、打结步骤,然后使用钳头2后部的剪刀剪断缝线,如不慎用剪刀夹持缝合针,弹性剪刃7受较大阻力,将向后弹开,避免剪断缝合针。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心远;赵良瑜;姜蕾,未经廖心远;赵良瑜;姜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30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箱梁桥和挂篮
- 下一篇:便于区分使用部门的模拟单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