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合填料层厌氧氨氧化生物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2611.2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8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金仁村;陈辉;刘安娜;何丽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兵 |
地址: | 31003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填料 层厌氧氨 氧化 生物反应器 | ||
1.混合填料层厌氧氨氧化生物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安装反应器本体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本体自下而上分为布水区、平推流反应室和三相分离区,所述的布水区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水管;所述的平推流反应室主体上部设有泥水回流管,所述的平推流反应室上部设置装有混合填料的填料层支架,所述的平推流反应室经外圆筒渐扩管与所述的三相分离区的沉淀室相连;所述的三相分离区分为沉淀区、三相分离室和集气室,所述的沉淀室分布在三相分离室底部外周边,并通过污泥回流缝与集气室上方的三相分离器连通;所述的三相分离室上方连接带有排气管的集气室;所述的反应器本体的底部设有排泥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填料层厌氧氨氧化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推流反应室设有至少一个样品取样口;所述的泥水回流管设有回流泥水取样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填料层厌氧氨氧化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室上端设有溢流堰,并在所述的溢流堰上端设置出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填料层厌氧氨氧化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推流反应室呈圆筒状,高径比4~1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填料层厌氧氨氧化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推流反应室横截面积S1与沉淀室最大横截面积S2之比为1:4~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填料层厌氧氨氧化生物反应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圆筒渐扩管与基准水平面的夹角α为30°~60°,所述的污泥回流缝间距10~2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填料层厌氧氨氧化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泥水回流管与平推流反应室连接处与所述的平推流反应室的高度之比为0.8~0.9:1,回流泥水取样口设置位置与泥水回流管高度之比为0.5:1,填料层支架设置位置与平推流反应室高度之比为0.7~0.85:1,混合填料层厚度为平推流反应室高度的0.05~0.1,填料层支架处设有孔径为10~20mm铁丝网对填料进行有效持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填料层厌氧氨氧化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器本体底部为倒圆锥体,圆锥母线与水平面夹角β为15°~3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填料层厌氧氨氧化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推流反应室与所述的泥水回流管横截面积之比为16~25:1,所述的平推流反应室与所述的进水管横截面积之比为32~50:1,所述的平推流反应室与所述的排泥管横截面积之比为32~50:1,所述的平推流反应室与所述的出水管横截面积之比为32~50:1,所述的平推流反应室与所述的样品取样口横截面积之比为32~50:1,所述的平推流反应室与所述的回流泥水取样口横截面积之比为32~50:1,所述的平推流反应室与所述的排气管的横截面积之比为32~5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师范大学,未经杭州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261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快速降解系统
- 下一篇:一种SBR污水处理双池曝气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