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2276.6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9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傅太平;傅汉文;傅少阳;傅志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天龙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孟庆茹 |
地址: | 3623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废气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挥发性有机废气回收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活性炭吸附对有机溶剂进行净化的装置。
背景技术
喷漆工艺广泛应用于集装箱、机械制造、电气设备、家电、汽车、船舶、家具等行业。喷漆废气主要由挥发性溶剂、稀释剂分子和不挥发的漆雾分子混合而成。喷漆废气的治理方法有冷凝法、吸收法、膜分离法、吸附法等,在国内,冷凝法由于不适宜处理低浓度的有机气体,并需低温和高压,设备费用和操作费用高;吸收法也由于对吸收剂和吸收设备的要求较高,且吸收剂需要定期更换,过程较复杂,成本较高,较难推广应用;膜分离法存在回收率不高,排放达不到国家+环保标准要求。吸附法用得最多的是以活性炭做为吸附剂,其表面积高,用于净化回收有机溶剂是一种最好的选择,活性炭吸附法目前大多厂家都使用水蒸汽进行脱附,如中专利号为201110311140.7公开了一种喷漆有机溶剂废气回收装置的发明专利,包括依次连接的漆雾去除装置、风机、吸附罐、冷凝器以及油水分离器,所述漆雾去除装置包括用于暂存有机溶剂废气的集气罐、旋风除尘器以及布袋除尘器,所述集气罐、旋风除尘器以及布袋除尘器依次连接。
上述专利和现有技术都却存在着如下问题:离心风机直接与吸附装置连接,因而要求吸附装置较多,这种回收装置的吸附装置至少在三套以上,吸附装置增多,不仅占地面积较大,且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且易生故障,成本大量增加,大量水蒸汽冷凝在活性炭吸附层的孔隙中,难予彻底的进行干燥吹扫,影响活性炭的吸附能力,降低活性炭的利用率,程序复杂,净化效果较差。另外,喷漆废气中所含漆雾颗粒微小、粘度大、易粘附物质表面,以活性炭吸附回收有机溶剂时,漆雾颗粒很容易堵塞活性炭的孔隙,影响了活性炭吸附效率和使用寿命。因此,净化回收有机废气前必须尽可能高效率地去除漆雾,再进行有机溶剂的回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有机废气净化装置,该装置将被有机废气污染空气在分离罐内浓缩,大大减少了需要吸附的风量,从而减少了吸附罐的配制,其不仅减少了占地面积,而且减少了设备的投资,且采用活性炭纤维进行吸附,真空干燥冷却,操作安全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旋风分离器、风机、吸附罐、气液分离器和溶剂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与吸附罐之间设置有分离罐,所述分离罐分别与风机和吸附罐连接,所述吸附罐内沿轴向设有吸附层,所述吸附层的中部沿径向设置有隔离挡板,所述隔离挡板将其内腔分为两个区域,所述吸附层为活性炭纤维层。
所述分离罐内设置有均流聚流器,所述分离罐通过均流聚流器与吸附罐连接的进废气口相通;有机废气经旋风分离器进行漆雾的去除,由风机送入分离罐浓缩,再通过均流聚流器进入吸附罐进行有机溶剂吸附。
所述吸附层为筒形吸附层,所述筒形吸附层与吸附罐外壁之间围成气流通道。
所述吸附罐上设有通往筒形吸附层端部的水蒸汽进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风机与吸附罐之间设置有分离罐,分离罐内设置有均流聚流器,所述分离罐与风机的出风口连接,分离罐通过均流聚流器与吸附罐的进废气口相通;有机废气经旋风分离器进行漆雾的去除,由风机送入分离罐浓缩,再通过均流聚流器进入吸附罐进行有机溶剂吸附,通过分离罐分离浓缩与吸附结合,使有机废气在分离罐内浓缩,减少了吸附的风量和吸附罐的数量,进而减少了占地面积,降低设备的投资,进而降低了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中吸附罐内沿轴向设有吸附层,所述吸附层的中部沿径向设置有隔离挡板,所述隔离挡板将其内腔分为两个区域,所述吸附层为活性炭纤维层,通过位于吸附罐内的活性炭纤维层吸附废气中的有机溶剂,废气连续两次穿过不同的区域,因而吸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3、本实用新型中吸附层为筒形吸附层,所述筒形吸附层与吸附罐外壁之间围成气流通道,有机废气从进气通道通入后,进入筒形吸附层内腔的进气区域,然后穿过筒形吸附层进入气流通道,之后气体再由气流通道穿过筒形吸附层拐入位于筒形吸附层内腔另一边的出气区域,而后被净化的气体从出气通道排出,由于在吸附时气体连续两次穿过筒形吸附层,吸附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旋风分离器,2为风机,3为吸附层,4为隔离档板,5为气流通道,6为吸附罐,7为汽液分离器,8溶剂回收器,9为水蒸汽进管,10为分离罐,11为均流聚流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天龙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天龙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22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止电动机轴承润滑脂冷凝的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集成灶侧部墙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