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铸轧机的成型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1484.4 | 申请日: | 2013-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6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守利;肖文华;赵逸峰;丁燕;苗壮;刘滨;张青峰;张恒;尹并贤;易学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美信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46 | 分类号: | B21B1/4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35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机 成型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铸轧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铸轧机的成型机构。
背景技术:
铸轧机是把在经过静置炉精炼后的铝液,经静置炉口液面自动控制装置除气箱内进一步精炼前箱嘴子相向转动且内部通有循环冷却水的铸轧辊,使铝液结晶并产生一定的变形率,从而实现铝及铝合金熔融的液态金属铸轧成5~10 mm铸轧板材,在经过切头卷取后,形成铸卷带材的工艺过程。
铝液经铸咀输出后,经上、下铸轧辊的冷却成型后,经导向辊输出。但是,在铝板冷却成型后,铝板上仍然存在余温,由于普通的导向辊散热效果差,会影响到铝板的散热,进而会影响铝板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铸轧机的成型机构,它有助于铝板余热的散发,保证了铝板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铸轧机的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机架上转动安装有相互配合的上、下铸轧辊,上、下铸轧辊的进料侧设置有铸咀,上、下铸轧辊的出料侧转动安装有导向辊;所述导向辊的环形外壁上设有若干行间隔排列的凸起,每行凸起之间的行距为5-10㎝。
一种铸轧机的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每行凸起之间的行距为8㎝。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导向辊上设置凸起,可以使得铝板与导向辊之间留有空隙,便于余温的散发,同时,由于对凸起行距的控制,可以防止铝板在输送过程中出现变形的现象,保证了铝板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一种铸轧机的成型机构,包括有机架1,机架1上转动安装有相互配合的上、下铸轧辊2、3,上、下铸轧辊2、3的进料侧设置有铸咀4,上、下铸轧辊2、3的出料侧转动安装有导向辊5;所述导向辊5的环形外壁上设有若干行间隔排列的凸起6,每行凸起6之间的行距为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美信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美信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14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