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精密直身位印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40615.7 | 申请日: | 2013-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8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 发明(设计)人: | 周群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F17/00 | 分类号: | B41F17/00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 地址: | 410329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精密 直身位 印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蓝宝石、玻璃、有机玻璃产品加工的直身位印刷工艺,特别涉及一种高精密直身位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玻璃、有机玻璃、蓝宝石产品(如前盖、后盖、摄像头、镶件等)加工工艺过程中,会涉及到移印直身位工艺,通常是采用胶头或胶头粒将产品放在加工工件底座内进行加工。其工艺缺陷在于产品直身位不能完全印刷油墨,移印尺寸完全依附于印刷压力及钢板尺寸,移印尺寸无法精密控制,移印尺寸完全依附于操作者的手感,所以对操作者的调机水平要求相当高,否则移印的产品其直身位尺寸均匀性很差,根本达不到精密加工的要求;随着市场的需求,后来又要求对摄像头等小产品进行精密移印加工,传统移印工艺缺陷无法对有小尺寸的产品进行加工;在这样的工艺水平下,急需开发一种既能保证直身位尺寸的精密性,又能对所加工的产品的外形尺寸、结构没有局限性的工艺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市场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高精密直身位印刷装置就应运而生了。此工艺不但解决了上述工艺缺陷,还可大大提高产品加工效率和降低加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既能保证直身位印刷尺寸,又能对所加工的产品的外形尺寸没有局限性的移印加工工艺,可有效解决小尺寸的产品的直身位印刷存在的技术难题和效率低下问题的高精密直身位印刷装置。采用此工艺加工的产品具有直身位尺寸精密的特点,可完全满足目前的行业要求。
一种高精密直身位印刷装置,包括底座和吸气板,所述底座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吸气板上设有多个顶针,所述底座安装在所述吸气板上并且所述顶针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顶针的长度能伸出所述通孔,所述顶针内安装有真空管,所述真空管的吸气端设置在所述顶针的顶端,所述底座固定在气缸的活塞端上使得底座能沿着顶针上下运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多片同时移印,成倍地提高了加工效率。是一种既能保移印尺寸的稳定性,又能对所加工的产品的外形尺寸、结构没有局限性的移印加工工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吸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1至3所示,一种高精密直身位印刷装置,包括底板1、气缸2、轴3、内板4、壁板5、底座7和吸气板6,所述底板1上安装有壁板5,所述壁板5内设置有气缸2,所述壁板5上安装有吸气板6,所述底座7安装在所述吸气板6上,所述底座7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吸气板6上设有多个顶针8,所述顶针8内安装有真空管,所述真空管的吸气端设置在所述顶针8的顶端,所述底座7安装在所述吸气板6上并且所述顶针8对应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顶针8的长度能伸出所述通孔,所述底座7通过四个角上的四个轴3固定在内板4上,内板4与气缸2的活塞端连接,从而使得气缸2能控制底座7沿着顶针8上下运动,使得顶针8露出。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例:一个直径5mm、厚度0.6mm、直身位角度80°的圆形产品,以下简单说明工作过程:
具体的工作过程如下:
先将产品(一个或多个)在底座7上定位,通过顶针8内的真空管将产品真空吸紧,启动升降汽缸2带动内板4,内板4上固定4根轴3,带动面板7向下移动,顶针8将产品直身位暴露出来。通过控制产品暴露高度尺寸精密控制产品直身位印刷尺寸。
取墨印刷:采用移印油墨加入适量稀释剂,配合传统的移印印刷工艺,将墨层均匀的涂覆到工件直身位,配合底座结构及印刷压力控制,移印印刷精度可控制在0.05mm以内;
取片:采用吸笔将工件从底座内移出;
检验:采用吸笔将工件从底座内移出后进行外观及品质确认;
放片:将吸笔泄气孔松开,将工件放入托盘内;
烘烤:采用隧道式烘烤炉,按油墨的标准烘烤温度进行温度设定,以便墨层交联固化,使墨层达到最佳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案例说明,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申请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改,皆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06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刷机印刷质量检测及全幅面静止图象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木塑板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