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抓捕手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0373.1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6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威达军警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9/015 | 分类号: | A41D19/015;F41B1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张国文 |
地址: | 457000 河南省濮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抓捕 手套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警用抓捕工具,尤其是智能抓捕手套。
背景技术:目前,人们所用的手套仅仅是具有防护手的功能,如防冻,防磨、防刺激等。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警用抓捕功能的智能抓捕手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手套本体、掌心电击脉冲导电体、手指电击脉冲导电体、挂圈、连接扣、粘带、开关、电池、手背打击壳、手指打击壳、拇指击片连接而成,在手指套的顶端连接着两个挂圈;在手套本体的底端一侧连接着连接扣;手套本体的底端另一侧连接着粘带。在手套本体的掌心处由皮垫固定着掌心电击脉冲导电体,在四个手指的根处由皮垫固定着手指电击脉冲导电体,在手套拇指的背面固定着拇指击片;在手套本体的背面中间固定着手背打击壳,手背打击壳为四指关节隆起状,手套本体的背面上端固定着手指打击壳,手指打击壳为隆起状;在手套本体的背面手背打击壳的下边一侧固定着开关,在手套本体背面的手背打击壳下边固定着电池。开关与电池由电线连接,掌心电击脉冲导电体、手指电击脉冲导电体分别由电线与开关连接;手背打击壳、手指打击壳分别由电线与开关连接。
应用时,利用电极,对接触者皮肤和肌肉放电,使接触者即刻失去反抗和攻击能力,从而达到轻松制服抓捕的目的。主要用于公安、武警各部门,大大提高了抓捕效率;本实用新型所用电池是可充电池,电量不足时可及时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意义是:威力强大;节约大量精力;有效保护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佩戴轻巧,使用方便;属于新型非致命器械,适用于短距离内的近身抓捕。
附图说明:图1为智能抓捕手套的主视图,图中1、手套本体 2、掌心电击脉冲导电体 3、手指电击脉冲导电体 4、挂圈 5、连接扣 6、粘带
图2为智能抓捕手套的后视图,图中1、手套本体 4、挂圈 7、开关 8、电池 9、手背打击壳 10、手指打击壳11、拇指击片
图3为智能抓捕手套的侧视图,图中1、手套本体 2、手心电击脉冲块 3、手指电击脉冲块 4、挂圈 8、电池 9、手背打击壳 10、手指打击壳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它是由手套本体1、掌心电击脉冲导电体2、手指电击脉冲导电体3、挂圈4、连接扣5、粘带6、开关7、电池8、手背打击壳9、手指打击壳10、拇指击片11连接而成,在手指套的顶端连接着两个挂圈4;在手套本体1的底端一侧连接着连接扣5;手套本体1的底端另一侧连接着粘带6。
实施例2、在手套本体1的掌心处由皮垫固定着掌心电击脉冲导电体2,在四个手指的根处由皮垫固定着手指电击脉冲导电体3,在手套拇指的背面固定着拇指击片11。
实施例3、在手套本体1的背面中间固定着手背打击壳9,手背打击壳9为四指关节隆起状,手套本体1的背面上端固定着手指打击壳10,手指打击壳10为隆起状;在手套本体1的背面手背打击壳9的下边一侧固定着开关7,在手套本体1背面的手背打击壳9下边固定着电池8。
实施例4、开关7与电池8由电线连接,掌心电击脉冲导电体2、手指电击脉冲导电体3分别由电线与开关7连接;手背打击壳9、手指打击壳10分别由电线与开关7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威达军警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威达军警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03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结构的人造草纤维
- 下一篇:洗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