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涂装喷漆循环水池滤水自动卸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0328.6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6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树;安聪慧;冯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35 | 分类号: | B01D29/35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喷漆 循环 水池 自动 卸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涂装喷漆循环水池滤水自动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涂装车间里的汽车涂装喷漆循环水池中浮有大量漆渣,漆渣需要定时清除,以保持循环水的有效利用。通常用铁丝网做成网兜进行打捞,把打捞起来的漆渣放到摆放于水池边平台上的金属容器或编织袋里,再用人力提到转运漆渣的车子上,再转运到漆渣堆场。这种操作方式,转运出去的漆渣仍有较大的含水量,不利于对漆渣进行后续处理,也会造成水池中的水的大量流失,不利于水的循环利用,而且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原有对汽车涂装喷漆循环水池的漆渣的清除依靠手动人力完成,转运出去的漆渣仍有较大的含水量,不利于对漆渣进行后续处理,也会造成水池中的水的大量流失,不利于水的循环利用,而且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汽车涂装喷漆循环水池滤水自动卸料装置,其制作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而且能对打捞起来的漆渣进行很好的过滤,大大减少漆渣的含水量,便于对漆渣进行后续处理,同时减少水池中水的流失,有利于水的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电动葫芦和设有底板的料斗体,底板和料斗体铰接,电动葫芦位于料斗体上方,电动葫芦上的钢丝绳和底板相连,所述的料斗体及底板上布满有滤孔,所述的料斗体连接有支撑脚。电动葫芦拉紧时,底板闭合,在电动葫芦的操作下,将料斗体放入汽车涂装喷漆循环水池中,水池中的水和漆渣一起流入料斗体中,装满后,由电动葫芦提升起料斗体,使料斗体露出在水面上,从漆渣中过滤出来的水由滤孔流回到水池中。当料斗体不再有水流出时,操作电动葫芦,使料斗体移动到转运漆渣的小车上方,并使料斗体的支撑脚站稳在小车上,此时释放电动葫芦的钢丝绳,在漆渣和底板的重力作用,底板自动打开,将漆渣卸到小车里。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而且能对打捞起来的漆渣进行很好的过滤,大大减少漆渣的含水量,便于对漆渣进行后续处理,同时减少水池中水的流失,有利于水的循环利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板由两块对称设置的门板拼合而成,门板的一边和所述的料斗体铰接,所述的电动葫芦上的钢丝绳和门板的连接处靠近门板的另一边。电动葫芦拉紧时,两块门板闭合,料斗体可盛漆渣;需要卸漆渣时,电动葫芦释放,在漆渣和门板的重力作用,门板自动打开,将漆渣卸到转运漆渣的小车里。控制更方便,卸料更彻底。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脚的高度大于所述的门板的宽度。使料斗体站稳时,离卸料平台的高度大于每块门板的宽度,确保卸料时每块门板能完全打开,漆渣能完全卸到转运小车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料斗体内设有和底板平行的十字形支撑架,十字形支撑架的四个端头分别和料斗体的内壁相连,十字形支撑架靠近料斗体的上开口。十字形支撑架起到支撑料斗体的作用,加强料斗体的钢性和强度,避免料斗体发生变形。
作为优选,所述的十字形支撑架的中心设有一个通孔,所述的电动葫芦上的钢丝绳从通孔中穿过再和所述的底板相连。使电动葫芦上的钢丝绳控制两门板的开闭更加方便和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脚的底端设有一个内弯的水平支撑脚面。确保卸料时,料斗体站得更稳,能顺利卸料。
作为优选,所述的滤孔的直径为0.5~1cm。既确保水能从滤孔顺利流出,又确保漆渣和其他杂质能被阻挡在料斗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动葫芦控制料斗体的升降、移动及底板的开闭,自动完成汽车涂装喷漆循环水池中漆渣的打捞、过滤和搬移,大大减少漆渣的含水量,便于对漆渣进行后续处理,同时减少水池中水的流失,有利于水的循环利用,而且制作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料斗体,2.钢丝绳,3.滤孔,4.支撑脚,5.门板,6.十字形支撑架,7.通孔,8.水平支撑脚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03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