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疗保健火罐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0237.2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7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人勇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H9/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杨水根 |
地址: | 410125 湖南省长沙市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保健 火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医疗保健火罐筒。
背景技术
传统拔罐法是一种以杯罐作为工具,利用燃烧、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局部刺激,起到驱寒祛湿、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拔毒等良好作用,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拔火罐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医术,已有几千年悠久历史,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们对火罐疗法的认知愈加深刻,拔罐疗法的范围也更加广范,使用者亦更加普遍。
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火罐主要包括圆柱形火罐和球形火罐,其中圆柱形火罐基本由坚实成熟的竹筒,一头开口,拔罐一头留节作底制成,由于其开口处的直径与罐体的直径相同,燃烧后产生的负压有限,吸拔力小,需长久的吸附于体表才能达到预定效果;球形火罐都是做成口圆肚大的球形结构,虽然其开口处的直径小于罐体的直径,但为方便使用者的手能手握住罐体,不易滑落,罐体肚子部分的尺寸不能过大,导致其燃烧后产生的吸拔力也不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大大增加罐体内膛容积,成倍增强拔罐时所需的负压力,从而使拔罐疗法达到医疗、保健的更佳效果,且能方便使用者握持的医疗保健火罐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医疗保健火罐筒,包括罐体和罐口,所述罐体由筒体和用于封闭该筒体两端的端面形成,所述筒体的中部有开口,用于无缝连接所述罐口。
所述罐口的中轴线与罐体的中轴线垂直。
该火罐筒采用楠竹制成,所述罐体利用楠竹的竹节自然形成。
本实用新型由于罐体能在横截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筒体的长度,使罐体内膛容积增加,大大增强了其燃烧后产生的负压力,并且由于罐口设在罐体的筒体中部,操作者更好握持用力,使罐口对体表的吸拔力更大,短时间内即可完成一次拔罐,可减少人们因长时间拔罐而产生的劳累感,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其效果明显优于现有的火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操作便捷,方便患者自行操作,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至图3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医疗保健火罐筒,包括罐体1和罐口2,罐体1由筒体11和两端面12形成,各端面12密封于筒体11的两端,在筒体11的中部设有一开口13,罐口2与开口13直径一致,该罐口2的上端紧密无缝镶嵌于筒体11中部的开口13中。
从图1还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罐口2的中轴线与罐体1的中轴线相互垂直。
在本实施方式中火罐筒采用楠竹制成,罐体1利用楠竹的竹节自然形成,两端得到天然的密封,罐口2也采用楠竹或其他竹类形成,在罐体的筒体中部设置开口,使罐口2与该开口牢固的无缝对接,完成火罐筒的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火罐筒还可采用玻璃、陶或瓷一次烧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火罐筒还可采用耐高温优质塑料一次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火罐筒的罐体1与罐口2还可使用高密度木材或部分金属等分开制成后再紧密无缝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人勇,未经张人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02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卷材原料粉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光伏电站光伏电池组件智能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