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散式送新风的空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0062.5 | 申请日: | 2013-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8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于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向阳 |
主分类号: | F24F3/06 | 分类号: | F24F3/06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汤建武 |
地址: | 830026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散 新风 空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节能技术领域,是一种分散式送新风的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空调系统一般的做法是通过集中的新风处理装置给室内供新风,房间内设置末端装置来控制室内的温、湿度,该种做法解决了室内温、湿度的问题,但是集中供新风需要在建筑中设有空调机房,占据了建筑的使用的面积;在建筑内设置送风道,使得建筑内的系统复杂,占用建筑的高度,增加了施工难度;若在建筑内设置了送风道,应设置消防喷淋,也增加了系统的投资;由于处理新风需要高能耗和初投资的增加,因此室内的新风量一般的都控制在人体卫生需要的最小新风量,造成了室内的空气品质的降低,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散式送新风的空调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空调系统存在的需设空调机房占用建筑使用面积、送风道系统复杂、需设消防喷淋设施、施工难度较大、运行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分散式送新风的空调装置,包括新风单元、末端装置和非集中式送新风的房间,上述房间设置有新风单元和末端装置,新风单元包括壳体和新风处理装置,该新风处理装置安装在壳体内,在壳体上有壳体送风口和壳体进风口;其中,壳体进风口直接与室外相通或者通过墙洞或窗洞或风管与室外相通,新风单元位于室内或/和室外或/和窗体的上部或/和窗体的下部或/和窗体的左部或/和窗体的右部或/和窗体的中部。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壳体上可设置有室内风进口,该室内风进口与新风处理装置的进风口相连通,室内风进口上安装有风量调节装置。
上述末端装置可通过管路连接有冷源或热源,或者末端装置通过带有冷热水切换装置的管路分别连接有冷源和热源。
上述管路上可安装有流量调节装置。
上述末端装置设置可在壳体内部。
上述新风处理装置的进风口通过壳体进风口与室外相通,新风处理装置的出风口通过壳体送风口与室内相通。
上述新风处理装置可包括送风机,送风机的进风口与壳体进风口相通,送风机的出风口与壳体送风口相通。
上述新风处理装置可包括送风机和间接蒸发冷却器,间接蒸发冷却器位于送风机的进风口或/和出风口处。
上述新风处理装置可包括送风机和表面式换热装置,表面式换热装置位于送风机的进风口或/和出风口处。
上述新风处理装置可包括送风机和直接蒸发冷却器,直接蒸发冷却器位于送风机的进风口或/和出风口处。
上述新风处理装置可包括送风机、间接蒸发冷却器和直接蒸发冷却器,壳体进风口依序通过送风机、间接蒸发冷却器和直接蒸发冷却器与壳体送风口相通,或者壳体进风口依序通过间接蒸发冷却器、送风机和直接蒸发冷却器与壳体送风口相通,或者壳体进风口依序通过间接蒸发冷却器、直接蒸发冷却器和送风机与壳体送风口相通。
上述新风处理装置可包括送风机、表面式换热装置和直接蒸发冷却器,壳体进风口依序通过送风机、表面式换热装置和直接蒸发冷却器与壳体送风口相通,或者壳体进风口依序通过表面式换热装置、送风机和直接蒸发冷却器与壳体送风口相通,或者壳体进风口依序通过表面式换热装置、直接蒸发冷却器和送风机与壳体送风口相通。
上述表面式换热装置的进水口和末端装置的进水口可分别连接有供水管路,表面式换热装置的出水口和末端装置的出水口分别连接有回水管路。
上述末端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有供水管路,末端装置的出水口可通过连接水管与表面式换热装置的进水口相连通,表面式换热装置的出水口连通有回水管路。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通过使用新风单元可增大室内的新风量,提高了室内的空气品质,相比传统的集中送风道减小了施工难度、节省了建筑的高度,不需要专门设置送风道、消防喷淋管等辅助的设施,可实现各个房间的新风单元分开控制,具有调节方便、密闭性能好、易于和建筑配合、安装灵活方便、安全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向阳,未经于向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00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磁拉力缝纫机电机转子
- 下一篇:新型机制强固型一次性鞋套及其鞋套连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