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差式流量开关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39270.3 | 申请日: | 2013-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7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 发明(设计)人: | 马泽民;丁小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森自控空调冷冻设备(无锡)有限公司;江森自控科技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35/26 | 分类号: | H01H35/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郑建晖;杨勇 |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差式 流量 开关 | ||
1.一种压差式流量开关,用于根据管路中流体的压力差异而对流体的流量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差式流量开关包括上盖壳体和下盖壳体,所述上盖壳体包括上连接部和从所述上连接部向上延伸的上凸起部,所述下盖壳体包括下连接部和从所述下连接部向下延伸的下凸起部,所述上连接部和所述下连接部固定连接,使得所述上凸起部和所述下凸起部之间形成空腔,所述上连接部上设置有供流体通过的上管道部,所述下连接部上设置有供流体通过的下管道部,并且所述上管道部和所述下管道部分别与所述空腔流体连通,其中所述压差式流量开关还包括自所述上凸起部的外表面延伸至所述上连接部的上筋部,和/或自所述下凸起部的外表面延伸至所述下连接部的下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差式流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起部、所述上连接部、所述上管道部和所述上筋部形成为一体,所述下凸起部、所述下连接部、所述下管道部和所述下筋部形成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差式流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筋部为多个,分别自所述上凸起部的外表面的中心位置发散地延伸至所述上连接部;所述下筋部为多个,分别自所述下凸起部的外表面的中心位置发散地延伸至所述下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差式流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凸起部包括设置在其外表面的中心位置的下圆环部,所述下筋部自所述下圆环部延伸至所述下连接部;所述上凸起部的外表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套管,所述上筋部自所述套管外周延伸至所述上连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差式流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起部和所述上连接部之间形成上圆角过渡部,所述下凸起部和所述下连接部之间形成下圆角过渡部,并且所述上圆角过渡部和所述下圆角过渡部的曲率半径分别为5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差式流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部和所述下连接部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并且所述上筋部和所述下筋部相对于所述上连接部和所述下连接部的接触面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差式流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部上设置有具有螺纹孔的多个上凸台,所述下连接部上设置有具有螺纹孔的多个下凸台,所述多个上凸台分别延伸至所述上凸起部,所述多个下凸台分别延伸至所述下凸起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差式流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筋部间隔设置在所述多个上凸台中的相邻两个上凸台之间,所述下筋部间隔设置在所述多个下凸台中的相邻两个下凸台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差式流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筋部和所述下筋部的数量分别为6个,所述上凸台和所述下凸台的数量也分别为6个,所述上筋部和所述下筋部的高度分别为6mm至9mm。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差式流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壳体和所述下盖壳体是由玻纤增强聚苯硫醚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森自控空调冷冻设备(无锡)有限公司;江森自控科技公司,未经江森自控空调冷冻设备(无锡)有限公司;江森自控科技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927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