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善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和减小尾水调压室的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9259.7 | 申请日: | 2013-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9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陈益民;杨飞;李高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9/06 | 分类号: | E02B9/0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善 水管 进口 最小 压力 减小 调压 布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善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和减小尾水调压室的布置结构。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为保护环境正在加大力度进行可再生能源开发,其中水力发电工程作为绿色可再生能源成为国家优先发展的方向,一大批巨型大容量水力发电工程相继开发,为满足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尾水调压室波动稳定性、涌波水位满足控制要求,调压室体型规模异常庞大。工程中通常采用降低机组安装高程、增大尾水隧洞尺寸以及尽量缩短调压室和机组间的距离等措施来改善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但上述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降低机组安装高程一方面增加了相关的土建投资,另一方面增加了机组的制造难度;增大尾水隧洞尺寸一方面增加了投资,另一方面对洞室的围岩稳定不利;缩短机组与调压室间的距离使调压室反射水锤的作用更为显著,但受到洞群的围岩稳定制约,机组与调压室间的距离进一步缩短的空间有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的改善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和减小尾水调压室的布置结构,切实有效改善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降低调压室规模及巨型调压室的开挖风险,更好的为工程建设服务。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改善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和减小尾水调压室的布置结构,水电站具有含调压室的多个水力单元输水系统,调压室经阻抗孔Ⅰ连通尾水隧洞,尾水隧洞一端连接水电站厂房内的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室与水电站厂房之间设置尾水支管小井,该尾水支管小井经阻抗孔Ⅱ连通尾水隧洞。
相邻的调压室在一定高程后相互联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工程投入较低,对于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较难满足的电站可以有效的解决尾水隧洞进口最小压力的问题,为机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同时能够降低调压室体型尺寸,降低工程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布置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调压室联通布置典型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水电站具有两个水力单元的输水系统,输水系统均具有一个调压室1,调压室经阻抗孔Ⅰ11连通下方的尾水隧洞2,该尾水隧洞一端与水电站厂房3内机组相连。
如图1所示,在调压室1与水电站厂房3之间增设一尾水支管小井4,该小井通过阻抗孔Ⅱ41连通下方的尾水隧洞2。本例中尾水支管小井4与调压室1形成“差动效应”,充分利用小井与机组间距离较短的优势,快速反应,起到最大限度的改善尾水隧洞进口最小压力的目的。通常尾水支管小井4的断面积及高度根据水力学条件优化得到,在此基础上若有需要可以将此小井兼做尾水管检修闸门井。
如图2所示,对于一个电站含有多个水力单元的输水系统,如本实施例有两个水力单元,可考虑将两个调压室1在一定高程后联通布置,联通高程的设定需要在一般工况下不进行水力联系,在极端工况下考虑一个调压室1对另外一个调压室1的水力“分担”作用,降低最高涌波,达到降低调压室1体型尺寸的目的。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92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共轭亚油酸的茶叶籽油的提取方法
- 下一篇:一种顶管施工用滑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