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U型棚支护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38773.9 | 申请日: | 2013-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0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成;陆丹峰;付朝辉;张建营;李谦;付强;王子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D11/30 | 分类号: | E21D11/30 |
| 代理公司: | 徐州支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4 | 代理人: | 李中华 |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护结构,具体是一种用于多个U型棚连接的U型棚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开采深度的加大,巷道围岩渐渐呈现出地应力加大,岩层胶结性差、松散破碎、具有明显膨胀性以及流变变形等软岩特征。尽管巷道支护技术不断地完善,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矿压显现加剧、帮部变形量大以及底鼓严重等。U型棚这种以被动支护为主的支护方式被广泛采用,但是现有的U型棚往往单个独立支护,其强度不够,经常出现U型棚腿部折断或倒棚的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U型棚支护结构,不仅能够提高U型棚的整体支护强度,还能够防止其帮部和底鼓变形,减少U型棚腿部折断或倒棚现象的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U型棚支护结构,包括U型棚,还包括T字形底座、底梁和帮梁,所述的T字形底座上设有U形插槽;每个U型棚的两端分别插在两个平行放置的T字形底座上的U形插槽内,两个平行放置的T字形底座之间通过底梁连接;多个U型棚之间通过帮梁和T字形底座连接;相邻两个U型棚下方的T字形底座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帮梁通过卡缆与U型棚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T字形底座的第一端头、第二端头和第三端头上均开设有螺栓孔,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处于同一直线上,第一端头的尺寸大于第二端头的尺寸;第一端头、第二端头和第三端头的截面均为U形。
进一步,所述的底梁两端的截面均为U形,并分别开有螺栓孔;所述的底梁两端的尺寸相同,并大于第三端头的尺寸。
进一步,所述的帮梁的截面为矩形,帮梁上开有螺栓孔。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U型棚支护结构,包括U型棚、第一T字形底座、第二T字形底座、底梁和帮梁,所述的第一T字形底座和第二T字形底座上均设有U形插槽;所述的第一T字形底座和第二T字形底座上三个端头的截面均为U形,且端头上均开设有螺栓孔;所述的第一T字形底座上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两个端头I的尺寸相同,第二T字形底座上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两个端头II的尺寸相同,端头I的尺寸大于端头II的尺寸;每个U型棚的两端分别插在平行放置的第一T字形底座和第二T字形底座上的U形插槽内,两个平行放置的第一T字形底座和第二T字形底座之间通过底梁连接;多个U型棚之间通过帮梁、第一T字形底座和第二T字形底座连接;相邻两个U型棚下方、同一直线上的第一T字形底座和第二T字形底座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帮梁通过卡缆与U型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U型棚支护结构,包括U型棚、第一T字形底座、第二T字形底座、底梁和帮梁,所述的第一T字形底座和第二T字形底座上均设有U形插槽;所述的第一T字形底座和第二T字形底座上三个端头的截面均为U形,且端头上均开设有螺栓孔;所述的第一T字形底座上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两个端头I的尺寸相同,第二T字形底座上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两个端头II的尺寸相同,端头I的尺寸大于端头II的尺寸;每个U型棚的两端分别插在平行放置的两个第一T字形底座或两个第二T字形底座上的U形插槽内,平行放置的两个第一T字形底座或两个第二T字形底座之间通过底梁连接;多个U型棚之间通过帮梁、第一T字形底座和第二T字形底座连接;相邻两个U型棚下方的底座不同,分别为第一T字形底座和第二T字形底座,第一T字形底座和第二T字形底座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帮梁通过卡缆与U型棚连接。
与传统的U型棚支护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通过T字形底座、底梁和帮梁将多个U型棚连接成整体结构,提高了U型棚的支护强度;其中的底座和底梁能够有效的控制底鼓,帮梁可以减小帮部的变形,减少了U型棚腿部折断或倒棚现象的发生。此外,还具备安装和拆卸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T字形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U型棚,2、T字形底座,21、U形插槽,22、第一端头,23、第二端头,24、第三端头,3、底梁,4、帮梁,5、第一T字形底座,6、第二T字形底座,51、端头I,61、端头II。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87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