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囊式鼻塞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8624.2 | 申请日: | 2013-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9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颖;孙夫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颖;孙夫强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董光仁 |
地址: | 30021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鼻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装置的透明部件,具体是一种气囊式鼻塞。
背景技术
目前,无创伤性双鼻塞导管衔接高频正压呼吸机是医学临床上较为普遍应用的婴儿专用呼吸机,配备有依据射流原理制作的专用鼻塞导管。美国专利技术的鼻塞导管主要包括长方槽状的鼻塞基座1a和与之配合的硅胶鼻塞体2,长方槽状的鼻塞基座1a经一体形成的管架体分别连通呼气管道4和吸气管道5,并与呼吸机连通。长方槽状鼻塞基座1a两端形成有翼状外展的系带架6,连接在两侧系带孔6a上系带用于固定在患儿头上,基座内双气流喷嘴的鼻管7基部对应形成有气流混合的混气豁口8;为避免塑料基座对儿童口鼻部的硌伤,形成有外形与基座内面相应形状的硅胶鼻塞体2,硅胶鼻塞体2包括顶面并列的一对鼻套管2a,基部连通的鼻管接口2b,以及两端翼状外展的侧垫2c。鼻塞体2下部的阶梯部2d嵌入基座1a的槽内。上述专利技术旨在利用柔软的硅胶鼻塞体介于鼻塞基座和患儿鼻唇之间,实现防止硬性塑料基座硌伤人体的目的,使用时,将长方槽状的鼻塞基座与硅胶鼻塞体结合为一体。
尽管如此,硅胶鼻塞体以实体结构与人员体接触,硅胶鼻塞体对鲜嫩的新生儿鼻、唇部仍然形成严重的伤害,轻者局部压伤,重者造成鼻中隔坏死,后果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实体的硅胶鼻塞体造成新生儿鼻唇部硌伤的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气囊式鼻塞,
本实用新型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气囊式鼻塞,包括分别连通呼气管道和吸气管道,并在管架体上形成的长方槽状鼻塞基座,基座内基部形成混气豁口的鼻管,基座两端翼状外展的系带架,而基座内的鼻管高于槽壁1倍,且于基座的顶口及鼻管外一体结合有形成密闭空间的囊膜;基座的四周口沿与其内鼻管的外壁间形成有与平面基片底面结合的双十字型加强肋。
这样设计的本实用新型,减少氧气用量,且保证压力,最大化地减轻对患者上唇、鼻翼及鼻中隔的伤害,减少装配工作量,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对患者鼻腔的适应性更高,供一次性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吸氧鼻塞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a.1b.基座 2.鼻塞体
2a.鼻套管 2b.鼻管接口
2c.侧垫 2d.阶梯部
3.管架体 4.呼气管道
5.吸气管道 6a.系带架
6b.系带孔 7.鼻管
8混气豁口 9.囊膜
10..基片 11.筒膜
12.加强肋 13.端折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种气囊式鼻塞,包括分别连通呼气管道4和吸气管道5,并在管架体3上形成的长方槽状鼻塞基座1b,基座1b内基部形成混气豁口8的鼻管7b,基座1b两端翼状外展的系带架6a,而基座1b内的鼻管7b高于槽壁1倍,且于基座1的顶口及鼻管7外一体结合有形成密闭空间的囊膜9;基座1b的四周口沿与其内鼻管7b的外壁间形成有与平面基片10底面结合的双十字型加强肋12。平面基片10底面与双十字型加强肋12顶面结合,避免基座1b内充气后平面基片10整体过度突出变为凸面球形。
所述的气囊式鼻塞,其囊膜9的的平面基片10上突出形成有2个与鼻管7b对应的管状筒膜11,平面基片10四周与基座1b的顶口密封,管状筒膜11顶口与鼻管7b顶口密封,从而使基座1b的槽内与鼻管7b外壁间形成连通的空间。
基座1b、鼻管7b系带架6和加强肋12是透明硅胶一体形成的。
所述的气囊式鼻塞,所述囊膜9是透明硅胶膜制成的,便于观察患儿通气情况。平面基片10的两端形成有与系带架6a下部结合的端折边13。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管状筒膜11与鼻管7b顶口密封成囊体后,插入新生儿鼻腔,经系带孔6b连接的系带(未图示)固定在患儿头部,呼气管道4连通呼吸机的呼气管路,吸气管道5连通呼吸机的氧气管,混合氧气的气体经吸气管道5进入长方槽状鼻塞基座1b内,在供患儿吸入的同时,充盈基座1b的槽内与鼻管7b外壁连通的空间。这样设计的本实用新型,减少氧气用量,且保证压力,最大化地减轻对患者上唇、鼻翼及鼻中隔的伤害,减少装配工作量,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对患者鼻腔的适应性更高,安全、可靠,供一次性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颖;孙夫强,未经王颖;孙夫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86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动变速器控制轴与换挡杆间的锁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宽型气动手指气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