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OGS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8346.0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6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赵贤祥;郑建万;高志文;代琴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南玻伟光导电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邓云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ogs 结构 电容 触摸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OGS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
背景技术
电容式触摸屏作为一种新兴信息输入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类信息显示产品,如触摸屏手机、GPS导航系统等。
OGS(One Glass Solution)工艺,就是把触控玻璃(Touch Sensor)与保护玻璃(Cover Glass)集成在一起,亦即在一般的保护玻璃内侧镀上ITO导电层,使该单片玻璃不仅具备保护玻璃的强度、安全性,同时也兼具触控功能。
传统的OGS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在按键区域会设计触摸感应区,起到按键触摸感应的作用,而在触摸感应区中,一般会通过电桥来连接相邻的感应节点。然而,由于电桥一般较为细小,其中,MoAlMo电桥平均宽度在10μm左右,ITO电桥的平均宽度在50~100μm之间,同时按键区域使用频率较高,容易导致电桥的损坏,从而使得传统的OGS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容易发生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不容易发生损坏的OGS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OGS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电极层、设置在所述基板边缘的按键区域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极层上的保护层;
所述电极层包括第一方向电极、第二方向电极以及多个接线桥,所述第一方向电极与所述第二方向电极通过多个所述接线桥隔开并保持绝缘;
所述按键区域与所述电极层相邻,所述按键区域内设有感应点,所述感应点包括通过引线横向导通的第一感应节点和第二感应节点;
所述引线与所述第一感应节点远离所述第二感应节点的一端电连接,并且 所述引线与所述第二感应节点远离所述第一感应节点的一端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线为MoAlMo引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线桥为ITO接线桥、Ag接线桥、Cu接线桥或MoAlMo接线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的材料为感光胶保护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为有机绝缘体保护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电极和所述第二方向电极均为ITO电极。
这种OGS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通过引线将第一感应节点和第二感应节点横向导通,相对于传统的OGS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通过平均宽度在10μm左右的MoAlMo电桥或平均宽度在50~100μm之间的ITO电桥来完成感应节点之间的导通,这种OGS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不容易发生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电容式触摸屏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示的电容式触摸屏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如图1所示的电容式触摸屏的感应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一实施方式的OGS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包括基板10、设置在基板10上的电极层20、设置在基板10边缘的按键区域30以及设置在电极层20上的保护层40。
基板10的材料可以为超薄玻璃。
电极层20包括第一方向电极22、第二方向电极24以及多个接线桥26,第一方向电极22与第二方向电极24通过多个接线桥26隔开并保持绝缘。
第一方向电极22和第二方向电极24彼此沿着不平行的两个方向延伸。
接线桥26为ITO接线桥、Ag接线桥、Cu接线桥或MoAlMo接线桥。
第一方向电极22和第二方向电极24均为ITO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南玻伟光导电膜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南玻伟光导电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83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