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细菌接种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8205.9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9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董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M1/26 | 分类号: | C12M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406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细菌 接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细菌接种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细菌接种勺。
背景技术:
在生命科学试验中,细菌接种环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工具,广泛用于医院、高校以及科研院所检验科室的微生物检测、微生物接种。其构造包括胶木手柄、金属接种杆、镍铬合金丝做成的直径约4mm的环、接种杆的下端制有螺牙,周围有螺丝相吻合,便于固定接种环,是做与细菌相关实验挑取细菌的必备工具。
但在做微生物涂片检测时,如果细菌存在于尿液、痰液、组织脓肿液、液体培养基中时,现有接种环取菌量少,必须重复5-6环取菌,操作繁琐,浪费时间;另外,由于接种勺表面积较小,使得上述检测样品的搅拌效果差,与细菌接触表面积较小,细菌检测率低,容易漏检,给检验工作带来不便;微生物接种时,必需借助外来光源操作实现,但由于外来光线不充足,不均匀,看不清晰培养基具体位置,特别是在固体培养基接种细菌时,现有接种环的环体很细,极容易划破培养基表面,影响细菌的划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细菌接种勺。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新型细菌接种勺,其包括手柄和接种杆,其还包括有接种勺,所述手柄的前端与所述接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接种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接种勺的勺柄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手柄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电源,对应所述电源处的所述手柄外壁上设有电源盖,所述手柄的前端设有光源,所述光源置于所述接种杆的外侧,所述手柄的外壁上设有开关,所述电源、所述光源和所述开关串联连接够成回路。
所述电源为纽扣电池。
所述光源为LED灯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将接种环改为接种勺,首先能使得取细菌量增大,明显减少了取菌次数,1接种勺取菌量可达接种环的5-6环,很快达到大量取菌的目的,明显缩短实验操作时间,减少细菌对外界环境及监测人员的污染时间;其次,细菌存在于尿液、痰液、血液、组织脓肿液以及液体培养基里时,由于接种勺表面积较大,更加利于上述检测样品的搅拌均匀,与细菌接触表面积较大,可以提高细菌检测率,不易漏检,给检验工作带来便利;最后,由于接种勺边缘光滑,运用该部分划线或转接细菌时,不易划破培养基表面,有利于细菌的培养和细菌菌落的观察;本实用新型自带光源,节约时间,并且实验不受停电影响,利于微生物检验工作的进行;光源直接照射接种勺部位,所以在细菌接种或划线的过程中,光线充足均匀,观察清晰,进一步降低划破培养基表面的可能,有利于细菌的培养和细菌菌落的观察。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细菌接种勺结构示意图。
手柄1,接种杆2,接种勺3,开关4,LED灯泡5,纽扣电池6,电源盖7。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细菌接种勺,其包括手柄1、接种杆2和接种勺3,手柄1的前端与接种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接种杆2的另一端与接种勺3的勺柄通过螺纹连接,手柄1的内部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纽扣电池6,对应纽扣电池6处的手柄1外壁上设有电源盖7,手柄1的前端设有LED灯泡5,LED灯泡5置于接种杆2的外侧,手柄1的外壁上设有开关4,纽扣电池6、LED灯泡5和开关4串联连接够成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未经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82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