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武器系统弹体吊装的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7539.4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1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马跃峰;蔡亚宁;王南;王岗罡;吴新跃;何利;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6C1/12 | 分类号: | B66C1/12;B66C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代转嫚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武器系统 弹体 吊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吊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武器系统弹体水平起吊转载的吊具。
背景技术
弹体表面上四个象限处分布有电缆罩,电缆罩为薄板结构,吊装过程中不能承受压力,弹体停放在水平装填装置后,表面与水平装填装置之间空间很小,水平装填装置侧面可提供的操作空间也很小。
现有技术中,对弹体进行水平起吊是在弹体表面设计吊点、增加吊耳,弹体外壳在正常运动过程中是不承受径向拉力的,而吊耳结构在起吊过程中承受拉力,这就需要对弹体该局部进行加强,导致弹体质量增加,影响射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用于武器系统弹体吊装的吊具,无需在弹体上设置吊装结构,有效简化弹体结构、减轻弹体质量。
本实用新型用于武器系统弹体吊装的吊具,包括水平吊梁、包带,所述水平吊梁上连接有两个吊钩,水平吊梁的下端自左至右设有三个吊点,所述包带设有三条,每条包带两端设有提拉环适于连接到水平吊梁的各吊点处,包带的长度大于被吊弹体外轮廓周长的一半,包带与被吊弹体电缆罩之间设有防护瓦。
本实用新型用于武器系统弹体吊装的吊具,其中所述包带上与被吊弹体接触处设有毛毡。
本实用新型用于武器系统弹体吊装的吊具,其中所述防护瓦内壁与被吊弹体电缆罩外壁之间留有间隙L,L≧2mm。
本实用新型用于武器系统弹体吊装的吊具,其中所述防护瓦采用铝制成,防护瓦与被吊弹体接触处粘贴有橡胶板。
本实用新型用于武器系统弹体吊装的吊具,其中所述防护瓦由对称的两部分拼接构成。
本实用新型用于武器系统弹体吊装的吊具,其中还包括连接带,所述连接带悬挂在水平吊梁的下端,连接带的两端构成水平吊梁左侧的相连两吊点。
本实用新型用于武器系统弹体吊装的吊具,其中所述包带的提拉环通过连接耳配合吊带连接到水平吊梁上的各吊点处。
本实用新型用于武器系统弹体吊装的吊具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用于武器系统弹体吊装的吊具,采用三条包带兜起被吊弹体替代直接勾吊弹体吊耳的结构,并在电缆罩处设置防护瓦,使包带不会挤压到电缆罩,这种吊具形式无需在弹体上设置吊装结构,有效了简化弹体结构、减轻了弹体质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武器系统弹体吊装的吊具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武器系统弹体吊装的吊具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武器系统弹体吊装的吊具的左视图,图中省略了水平吊梁;
图3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用于武器系统弹体吊装的吊具,如图1所示,包括水平吊梁10,水平吊梁10上连接有两个吊钩11,水平吊梁10的下端自左至右设有三个吊点12,为克服普通三点起吊方式中,存在一点不受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连接带40悬挂在水平吊梁10的下端,由连接带40的两端构成水平吊梁左侧的相连两吊点12,如图4所示,这种两个吊点柔性连接在一起的方式,可保证起吊时三个吊点均受力;
包带20,如图1、2所示,设置有三条,每条包带两端设有提拉环21,提拉环21通过连接耳50配合吊带60连接到水平吊梁10上的各吊点12处,包带20的长度大于被吊弹体外轮廓周长的一半,以保证平稳兜住弹体,如图2、3所示,包带20上与被吊弹体接触处设有毛毡22。
如图3所示,为保护电缆罩不被包带挤压,在包带20与被吊弹体电缆罩之间设置防护瓦30,并使得防护瓦30内壁与被吊弹体电缆罩外壁之间留有间隙L,L≧2mm,防护瓦采用铝制成,为避免铝制的防护瓦与弹体表面刚性接触,在防护瓦30与被吊弹体接触处粘贴橡胶板31,充分考虑到弹体放置在水平装填装置上时的操作空间狭小,设置防护瓦30由对称的两部分拼接构成,方便操作人员拆装。
本实用新型用于武器系统弹体吊装的吊具,其中将吊带连接到水平吊梁上各吊点处的枢接结构采用现有技术中普通常规结构即可,如叉架配合销轴等各种形式。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75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室炉小车平台升降机构
- 下一篇:一种高位拆叠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