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挂合机构的修井车用带泵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7366.6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8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司浩;季同盟;张正峰;朱跃显;屈文涛;徐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7/06 | 分类号: | F16H47/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710201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机构 修井车用带泵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修井车动力传输领域,涉及一种带泵箱,尤其是一种具有挂合机构的带泵箱。
背景技术
带泵箱作为石油机械上的传动部件中的一个,它通过联轴器与运载车底盘上的全功率取力器的输出轴相连而获得动力,然后通过同轴输出,将动力传递到液力变矩器。目前市场上修井车对泵的控制方面是:连接的所有泵基本上都是同时工作的,这样的结果是所需扭矩大,功率损耗大,浪费了不必要的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挂合机构的修井车用带泵箱,既有升距箱的升距作用,同时可单独控制液压系统油泵的工作与否,具有节省能源、功率损失小、所需输入扭矩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挂合机构的修井车用带泵箱,采用齿轮传动箱形式,包括第一轴、第二轴、第三轴、第四轴、液力变矩器循环油泵、箱体、轴承、挂合机构。
第一、二、三轴从下至上依次平行设置,第一、二、三轴上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二、三齿轮,并且三个齿轮相互啮合,构成了二级圆柱齿轮副平行传动;
第一轴是动力输入轴,通过轴承与箱体定位连接,具有动力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其中,动力输入端通过联轴器与运载车底盘上的全功率取力器的输出轴相连而获得动力,第一输出端与液力变矩器循环油泵连接,第一轴获得的动力通过齿轮部分动力被传递到第二轴;
第二轴是中间轴,通过轴承与箱体定位连接,具有端盖,第二轴通过第二齿轮接收第一轴传递的动力,同时通过第二齿轮将动力传递到第三轴;
第三轴是输出轴,通过轴承与箱体定位连接,具有第三输出端,通过第三齿轮接收第二轴传递的动力并传递到第三输出端,第三轴一端还具有第三外圈齿轮;
第四轴与第三轴活动连接、同轴设置,由支撑架支撑并固定在箱体上,第四轴一端具有第四外圈齿轮;
第四轴与第三轴上设有挂合机构,该挂合机构包括活动齿轮、控制元件;其中,活动齿轮为内圈齿轮,可以与外圈齿轮啮合;
活动齿轮与控制元件、第三外圈齿轮、第四外圈齿轮分别活动连接;
控制元件动作受到气缸的控制,控制元件动作可以控制活动齿轮与第三外圈齿轮啮合或脱离;
当气缸动作使控制元件向左侧运动时,活动齿轮与第三外圈齿轮及第四外圈齿轮啮合,第三轴通过活动齿轮带动第四轴转动,从而为液压系统油泵提供动力;
当气缸动作使控制元件向右侧运动时,活动齿轮与第三外圈齿轮脱离,第四轴不受第三轴的带动,从而不向液压系统油泵提供动力。
总之,控制元件控制液压系统油泵在活动齿轮与第三外圈齿轮啮合时工作,在活动齿轮与第三外圈齿轮脱离时停止工作,从而节省能源、减小所需输入扭矩、降低了功率损失。
优选地,挂合机构还包括第二轴承,第三轴一端具有同轴定位凹槽,第四轴一端具有同轴定位栓,其中,第二轴承位于同轴定位凹槽内,第三轴和第四轴通过第二轴承连接。
当控制元件控制活动齿轮向右侧运动时,活动齿轮与第三外圈齿轮脱离,第三轴与第四轴通过第二轴承连接,由于轴承的作用,第四轴不受第三轴的带动,从而不向液压系统油泵提供动力。
挂合机构采用第二轴承、同轴定位凹槽、同轴定位栓配合,当活动齿轮与第三外圈齿轮啮合时第三轴与第四轴同轴性能最佳;当活动齿轮与第三外圈齿轮分离时,第三轴与第四轴通过第二轴承连接,可以减少元件之间的磨损。
优选地,挂合机构的控制元件为拨叉。
控制元件采用拨叉,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从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泵箱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沿G-G线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泵箱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带泵箱的第三轴
图5为图4F-F’线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带泵箱的第四轴
图7为本实用新型带泵箱的活动齿轮
图8为图7H-H’线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带泵箱的挂合机构分离状态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带泵箱的挂合机构啮合状态图
附图符号说明:
1第一轴
10动力输入端
11联轴器
13第一齿轮
14第一输出端
2第二轴
22端盖
23第二齿轮
3第三轴
33第三齿轮
34第三输出端
35第三外圈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73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