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细菌涂布棒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36845.6 | 申请日: | 2013-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1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 发明(设计)人: | 赵冰;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冰 | 
| 主分类号: | C12M1/32 | 分类号: | C12M1/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2400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菌 涂布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实验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将细菌涂布在培养皿中的细菌涂布棒。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的细菌分析等对微生物的分析实验中,需要将菌液涂布在培养皿的表面上,然后用观察、分析设备等对其进行科学实验。
现有的涂布棒多采用玻璃或不锈钢制成的L形,使用时先通过滴管将菌液滴在培养皿中,再通过涂布端将菌液均匀涂布,运用这种涂布棒虽然基本可以实现涂抹的目的,但是由于现有产品中涂布棒的握柄与涂菌端处于同一平面,因此在涂菌的过程中操作者手臂需一直保持一定角度,这给操作人员带来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方便操作者操作的并可获得较佳生理感受的涂布棒。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细菌涂布棒,包括握柄和连接在所述握柄端部的涂布端,所述握柄与所述涂布端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值在100度-180度之间,所述涂布端是呈等边三角形状的涂布环,所述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5cm。
进一步的,所述握柄与所述涂布端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20度。
进一步的,所述握柄的前部设有向上弯折的180度的回头弯凹槽,所述回头弯凹槽用于与培养皿侧边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涂布棒的握柄与涂布端所在平面之间形成大于100度并小于180度的夹角,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涂布棒可以有效避免操作人员在传统操作时手臂和腕部扭曲的不自然,减轻了不适感。前端的涂布环呈等边三角形状,在保证菌液涂布效果的同时,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中涂布棒在培养皿中滑动的稳定性。涂布棒握柄的前端设有回头弯凹槽,在暂停涂布时可以通过该凹槽将涂布棒卡在培养皿的侧边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细菌涂布棒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的细菌涂布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细菌涂布棒的侧视图。
图3是实施例二中的细菌涂布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根据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细菌涂布棒是由玻璃棒原材在酒精喷灯加热软化后弯折制成,当然也可以由不锈钢原材弯折制成。
如图2所示,细菌涂布棒包括握柄1和连接在握柄1端部的涂布端2,握柄1与涂布端2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20度。
其中,涂布端2是呈等边三角形状的涂布环,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5cm。可以想见的是涂布端2还可以是L形的涂布头。
另外,发明人经大量试验后发现握柄1与涂布端2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值只要在100度-180度的区间内时,均可以不同程度的解决问题,达到创新的目的。
实施例二
为了方便操作人员操作中途的暂停涂布,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的改进:如图3所示,握柄1的前部设有向上弯折成的180度的回头弯凹槽3,该回头弯凹槽3用于与培养皿侧边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中涂布棒的握柄与涂布端所在平面之间形成大于100度并小于180度的夹角,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涂布棒可以有效避免操作人员在传统操作时手臂和腕部扭曲的不自然,减轻了不适感。前端的涂布环呈等边三角形状,在保证菌液涂布效果的同时,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中涂布棒在培养皿中滑动的稳定性。涂布棒握柄的前端设有回头弯凹槽,在暂停涂布时可以通过该凹槽将涂布棒卡在培养皿的侧边上。
本实用新型的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冰,未经赵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68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黄变UV木器白底漆
- 下一篇:一种新型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