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移动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6583.3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8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赵留涛;樊海英;张斌;胡素娟;李宁;吴清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瓦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锂离子电池 移动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类电子产品日益普及,移动电源的需求正在逐渐增大。目前智能类电子产品耗电量大,而本身产品电池的容量较低,不能维持较长时间的使用,而且现有的充电器本身只有充电功能,没有蓄电能力,在许多没有插头充电的情况下,不方便对智能类电子产品充电,因而体积更小、质量更轻、电量存储能力更高、充放电循环性能更好的锂离子电池的开发十分迫切。目前市面上的移动电源种类繁多,但是这些移动电源输出的电压和电流均为固定值,即每个移动电源只可以对一种类型的电子产品供电,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体积小、重量轻、可以对不同类型电子产品供电、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型锂离子电池移动电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移动电源,包括壳体、锂离子电池电芯以及控制电路板,锂离子电池电芯及控制电路板设于壳体内,壳体上设有供电接口、电量显示装置及电源开关,所述电量显示装置、电源开关及锂离子电池电芯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供电接口包括输入接口、USB输出接口和圆形输出接口,壳体上还设有电压调节开关,所述输入接口、USB输出接口、圆形输出接口以及电压调节开关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量显示装置为LCD数字显示器,所述电压调节开关为触摸式电压调节开关,所述电压调节开关的调压范围为5V至9V。
进一步地,所述锂电子电池电芯由三串叠片制成的长方体软包电芯串联构成,软包电芯的长度、宽度、厚度依次为113毫米、56毫米、8.5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锂离子电池电芯的上端设有电极极耳,所述电极极耳与所述控制电路板通过导线焊接的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长度、宽度、厚度依次为160毫米、72毫米、30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输入接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充电储能,电量显示装置显示充入的电量多少,通过USB输出接口和圆形输出接口,在电压调节开关的调压作用下,可以对不同类型的电子产品充电,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本实用新型结构小巧合理、重量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电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电芯与控制电路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壳体;2、锂离子电池电芯;3、控制电路板;4、电量显示装置;
5、电源开关;6、输入接口;7、USB输出接口;8、圆形输出接口;
9、电压调节开关;10、电极极耳;11、上壳;12、中壳;13、下壳;
121、承载部;122、镂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9所示的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移动电源,包括壳体1、锂离子电池电芯2以及控制电路板3,锂离子电池电芯2及控制电路板3设于壳体1内,壳体1上设有供电接口、电量显示装置4及电源开关5,所述电量显示装置4、电源开关5及锂离子电池电芯2分别与控制电路板3电连接。
壳体1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壳11、中壳12及下壳13,中壳12的上部设有承载部121,控制电路板3安装于承载部121上,中壳12的下部为中空的镂空部122,锂离子电池电芯2卡设于镂空部122内且夹置于上壳11与下壳13之间。
所述供电接口包括输入接口6、USB输出接口7和圆形输出接口8,输入接口6为Micro输入接口,壳体1上还设有电压调节开关9,所述输入接口6、USB输出接口7、圆形输出接口8以及电压调节开关9分别与控制电路板3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瓦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瓦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65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的智能充电装置
- 下一篇:混合型并联无功补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