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转向配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36035.0 | 申请日: | 2013-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2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 发明(设计)人: | 罗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康迪泰克管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5/06 | 分类号: | B62D5/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周荣芳 |
| 地址: | 20170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转向 配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转向配件。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汽车转向管路连接件等零件的设计中,在整车管路布置的设计中,由于整车各个零件的紧凑布置,导致部分管路需要硬性连接并长度很长,但是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由于设备及工装的原因设备的加工极限在一定长度范围内,导致高压管、吸油管必须作为两段或者三段来进行硬性连接,以满足客户要求,并降低对于客户整车环境的干涉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转向配件,该配件结构简单、气密性良好,有效的解决各个管路的连接问题,并可根据整车布置要求,合理布置吸油管、高压管及回油管。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汽车转向配件,连接在汽车的转向机端处,其特点是,包含:吸油部件及回油部件;
所述的吸油部件出口与转向机端进油口,所述的回油部件进口与转向机端出油口相连;
所述的吸油部件包含连接件、通过连接件依次相连的吸油管、第一高压管及第二高压管。
所述的回油部件为回油管。
所述的连接件包含:接头;在所述接头的两端向内分别开设有第一沉孔,在所述的第一沉孔之间贯通设置第二通孔。
所述的第一沉孔孔径大于第二通孔,使得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连接位置形成基座。
所述的连接件还包含一对O型圈,其分别设置在基座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气密性良好,有效的解决各个管路的连接问题,并可根据整车布置要求,合理布置吸油管、高压管及回油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转向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转向配件的接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详细说明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转向配件,连接在汽车的转向机端1处,包含:吸油部件及回油部件;所述的吸油部件出口与转向机端1进油口,所述的回油部件进口与转向机端1出油口相连;吸油部件包含连接件21、通过连接件依次相连的吸油管22、第一高压管23及第二高压管24。
所述的回油部件为回油管3,连接件21包含:接头211及一对O型圈212;在所述接头211的两端向内分别开设有第一沉孔211a,在所述的第一沉孔211a之间贯通设置第二通孔211b。第一沉孔211a孔径大于第二通孔211b,使得第一通孔211a与第二通孔211b连接位置形成基座。一对O型圈212,分别设置在基座上,接头211与O型圈配合使用可以满足该汽车转向管路的气密封要求。
本实用新型应用时,将汽车转向配件接入到汽车的转向机端1处,液压油经过吸油管22、第一高压管23及第二高压管24达到转向机端1,为转向系统提供液压助力,提高驾驶者的操纵舒适度,并通过回油管3将液压油引至机油箱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转向配件,该配件结构简单、气密性良好,有效的解决各个管路的连接问题,并可根据整车布置要求,合理布置吸油管、高压管及回油管。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康迪泰克管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康迪泰克管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60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