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物联网防盗监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5890.X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6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周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世平 |
主分类号: | G08B13/00 | 分类号: | G08B1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0213 | 代理人: | 涂强 |
地址: | 402260 重庆市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用物 联网 防盗 监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控装置,特别是一种防盗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车内物品被盗,一般汽车内都设有报警装置,如专利号200520041834.3中公开的一种名称为“带有报警器的车内后视镜”它是在车内后视镜壳体内设有一报警器,该报警器由中央控制电路、传感受器和报警器组成,传感器为设置在后视镜壳本内的空气压力传感器和人体红外传感器。该专利将报警器与后视镜结合,利用后视镜较佳的位置实现有效的感应报警。但是,该专利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能实现远程无线实时监控,无法对被盗现场实时摄像监控,监控视频的传输,如果车辆被盗,无法为警方提供破案线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及防盗效果好的车用物联网防盗监控装置,它可以对车内进行全方位的位移监控,能精准的感应测算车内非法物体移动的距离,向联网的车主远程发送报警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CPU控制电路板及远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及多普勒微波传感器,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及多普勒微波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CPU控制电路板的信号输入端连接,CPU控制电路板的信号输出端与远程报警装置连接,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及多普勒微波传感器感应监控区划内非法物体移动的距离信号传输给CPU控制电路板,由CPU控制电路板进行处理后,输出报警信号给远程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本实用新型中的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具有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作用,发出的超声波途中碰到障碍物就立即返回,通过发送直收到反射波的时间差,就可知道物体移动的距离,从而精准测量出进入车内物体移动的距离,当车主离开汽车设防状态下,如在短时间内有多个物体移动的距离,即判定为人体在车体移动,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将监控的信号传输至CPU控制电路板进行处理,CPU控制电路板控制远程报警装置向车主报,为了防止误报警,通过多普勒微波传感器能增加信号监测的精度。本实用新型中的远程报警装置可以采用专利号为ZL200820098096.X名称为“智能报警手机”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的技术,将报警信号通过3G网络传输到车主的手机上,如拨打语音电话报警或发送短信报警,对汽车进行实时物联网监控,使用方便,防盗效果好。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及防盗效果好的优点,它可以对车内进行全方位的位移监控,能精准的感应测算车内非法物体移动的距离,向联网的车主远程发送报警信号。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后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新型中后备箱传感器放置示意图。
图中:⒈CPU控制电路板;⒉超声波测距传感器;⒊多普勒微波传感器;⒋报警信号发送模块;⒌报警信号接收模块;⒍玻璃破碎传感器;⒎车身振动传感器;⒏后备箱传感器;⒐壳体;⒑反光镜;⒒上支撑卡;⒓下支撑卡;⒔弹簧;⒕粘接板;⒖摄像头;⒗盒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CPU控制电路板1及远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超声波测距传感器2及多普勒微波传感器3,超声波测距传感器2及多普勒微波传感器3的信号输出端与CPU控制电路板1的信号输入端连接,CPU控制电路板1的信号输出端与远程报警装置连接,超声波测距传感器2及多普勒微波传感器3感应监控区划内非法物体移动的距离信号传输给CPU控制电路板1,由CPU控制电路板1进行处理后,输出报警信号给远程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世平,未经周世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58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氧化碳报警保护装置
- 下一篇:基于移动终端的门禁管理系统及门禁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