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栖式破冰车的车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5883.X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9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迅亚;赵志忠;张以恒;沈玄;黄伦成;常衍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沃尔华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E02B15/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栖 冰车 车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栖式破冰车的车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因北方各内河冬季结冰,直至化冻期仍无法航船。直接影响人民航运、渔政等生产,更加严重的是,由于上、下游冰面融化时间段不同,河道内不同河段开河早晚不一,流凌下泄时,在处于冰封的河段容易受阻,造成流冰累积,然后再与河水继续结冻,如此循环,最终形成河面冰坝,堵塞河流,如不及时疏通,就会形成凌灾,即包含着大量冰雪的河水冲破岸堤,淹没两岸村庄,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形成巨大的伤害。
现在世界上采取的防凌手段主要有破冰船破冰、定点爆破、飞机、大炮轰炸等。所有的爆破破坏性较大,无法达到局部疏通,采用破冰船破冰,又受到各种地理环境的约束,使用范围有限。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破冰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的两栖式破冰车的车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两栖式破冰车的车体结构,包括车身,所述车身前端
为上部向前倾斜翘起的车头,车头前部中间设置有横截面为V形的冲撞抵角,车身两侧上部设置有气囊,车身两侧下部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有履带式车轮,车身底部设置有纵向的滑橇。
上述车身两侧边缘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转动连接有连接架,所述
连接架下端连接气囊,连接架与车身之间连接有翻转油缸。
上述车身两侧下部设置有可容纳履带式车轮的收纳槽,所述收纳槽位于车头后方。
上述滑橇内部填充有聚氨酯泡沫。
上述冲撞抵角为焊接在一起的双层钢板,双层钢板之间连接有立筋并留有空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在陆地和水面上行走,实现了两栖,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环境约束较小,破冰效果好,适合局部范围内的破冰疏通。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的车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航行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陆地行走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车身,2冲撞抵角,3收纳槽,4履带式车轮,5滑橇,6连接柱,7连接架,8气囊,9翻转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两栖式破冰车的车体结构,包括车身
1,车身1前端为上部向前倾斜翘起的车头,车头前部中间设置有横截面为V形的冲撞抵角2,依靠推进器的动力,能冲裂河面冰层。冲撞抵角2为焊接在一起的双层钢板,双层钢板之间连接有立筋并留有空腔。提高强度,即使头层钢板被贯穿,河水依然被第二层钢板挡在车身1外面,保证整车安全。并且为车体提供了一定的浮力。
车身1底部设置有纵向的滑橇5。破冰车机动到冰面上时,应用整车的重量将压力传导到与冰面接触面积极小的滑橇5上,直接将冰面分割压碎。另外,此滑橇5也起到加强整车强度的作用。滑橇5内部填充聚氨酯泡沫,提供一定浮力。尤其是在冰坝、冰凌产生在桥梁基座附近时,无法使用爆破方式解决。只能用机械方式破除冰坝。此时需要结合车头及车底滑橇5所形成的轮廓,车在水中依靠强劲的推进器可直接冲上冰坝,依靠车重及滑橇5将冰压碎。
如图2、3所示,车身1两侧上部设置有气囊8,为车体提供浮力。车身1两侧边缘设置有连接柱6,连接柱6转动连接有连接架7,连接架7下端连接气囊8,连接架7与车身1之间连接有翻转油缸9。气囊8强度极其可靠,安装于侧面作用相当于内河船设计中的安全护舷。依靠其即有强度又有韧性的性能,隔开河面巨型冰块与车体,保证钢结构车体的安全。气囊8可相对于车体向上摆动,依据车甲板与水面的高度差可调整,与水面接触,气囊8极其内的空气,提供浮力储备。另外,展开时,相当于增加了车的整体宽度,从而增加了车体在水中的稳性。收起或卸下时,不增加车的总体宽度,保证整车陆地运输时不超过国家规定的卡车运输限制宽度。
如图4所示,车身1两侧下部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有履带式车轮4,车身1两侧下部设置有可容纳履带式车轮4的收纳槽3,收纳槽3位于车头后方。航行时,履带式车轮4由油缸控制收缩入收纳槽3,车头部分将履带式车轮4遮挡隐藏,利于航行时相对水流动特性。陆地或冰坝行走时,升降机构带动履带式车轮4伸出,抬高车体,车底提高有利于整车的行走越野、爬坡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沃尔华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沃尔华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58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