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脱硝催化剂模块的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5748.5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9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华攀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万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8 | 分类号: | B01D53/88;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任利国 |
地址: | 2251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剂 模块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硝反应器,特别涉及一种脱硝催化剂模块的安装结构,属于脱硝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烟气的氮氧化物污染日趋严重,国家加大了强制脱硝的力度。烟气脱硝方法可分成干法和湿法两类。其中干法有选择性催化还原(简称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tion)、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非选择性催化还原(NSCR)、电子束、分子筛、活性炭吸附法及联合脱硫脱氮法等等。
脱硝催化剂模块在工厂完成组装,运输到施工现场后要逐一安装于脱硝反应器中,模块在反应器中呈阵列式布置。每个模块的重量较重,一般在1.2~1.8T/个,脱硝催化剂模块里的催化剂又是极易碎品,安装要非常平稳进行。
现有的脱硝反应器各模块安装层分别设有多根用于支承脱硝催化剂模块的Y向钢梁,Y向钢梁相互平行且相邻Y向钢梁之间的间距分别与脱硝催化剂模块的宽度相适配,脱硝催化剂模块的底部支撑在相邻两Y向钢梁上。
为便于安装脱硝催化剂模块,各模块安装层的进口处上方分别安装有X向吊轨,X向吊轨上安装有手拉葫芦,手拉葫芦可以将脱硝催化剂模块吊起并沿X向移动。由于Y方向脱硝催化剂模块布置较密,目前的设计没有考虑脱硝催化剂模块在Y方向的移动,吊车也无法进入脱硝反应器内,需要通过一种能够轻便且定位精确的设备来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脱硝催化剂模块的安装结构,能够平稳地将脱硝催化剂模块安装至相应的位置上。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脱硝催化剂模块的安装结构,脱硝反应器各模块安装层分别设有多根用于支承脱硝催化剂模块的Y向钢梁,所述Y向钢梁相互平行且相邻Y向钢梁之间的间距分别与脱硝催化剂模块的宽度相适配,各模块安装层的进口处上方分别安装有与所述Y向钢梁垂直的X向吊轨,所述X向吊轨上安装有手拉葫芦,所述Y向钢梁的相向侧面上分别连接有Y向导轨,各所述Y向导轨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手推平板车通过滚轮支撑在相向的Y向导轨上并可沿Y向导轨移动,所述手推平板车的平台上安装有上平面水平的液压升降框架。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手推平板车落在待安装部位的Y向导轨上后,先将液压升降框架升起至其上平面高于Y向钢梁的上平面,然后利用X向吊轨及手拉葫芦将待安装的脱硝催化剂模块放在液压升降框架上,再推动手推平板车沿Y向导轨前进直至到达安装部位,使液压升降框架泄压下落直至脱硝催化剂模块的底部支撑在Y向钢梁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脱硝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脱硝催化剂模块在脱硝反应器中平面排列图。
图4为手推平板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脱硝催化剂模块在转运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6为脱硝催化剂模块就位后的示意图。
图中:1.脱硝反应器;1a.Y向钢梁;1b.Y向导轨;2.X向吊轨;3.手拉葫芦;4.手推平板车;4a.平板车平台;4b.平板车轴;4c.滚轮;5.液压升降框架;6.脱硝催化剂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脱硝催化剂模块的安装结构,脱硝反应器1自上而下设有三层模块安装层,各模块安装层分别设有多根用于支承脱硝催化剂模块的Y向钢梁1a,Y向钢梁1a相互平行且相邻Y向钢梁1a之间的间距分别与脱硝催化剂模块的宽度相适配,脱硝催化剂模块6的底部支撑在相邻两Y向钢梁1a上。各模块安装层的进口处上方分别安装有与Y向钢梁1a垂直的X向吊轨2,X向吊轨2上安装有手拉葫芦3,Y向钢梁1a的相向侧面上分别连接有Y向导轨1b,各Y向导轨1b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如图4所示,手推平板车4包括平板车平台4a,平板车平台4a下方安装有两根平板车轴4b,平板车轴4b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滚轮4c。滚轮4c支撑在相向的Y向导轨1b上并可沿Y向导轨1b移动,平板车平台4a上安装有上平面水平的液压升降框架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万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万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57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硫酸锰溶液制备高纯四氧化三锰的工艺
- 下一篇:砂布轮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