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恶性腹水人工体外回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5463.1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2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明龙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6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恶性 腹水 人工 体外 回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特别是一种恶性腹水人工体外回流器。
背景技术
肝硬化腹水是常见的多发病,其治疗方法比较多,有腹水浓缩回输、TIPS门静脉---肝静脉分流术等,往往不是需要复杂的昂贵的机器,就是因为技术条件要求高,基层医院难以推广。癌症转移腹腔引起的腹水更是一个医疗难题,有一种皮下静脉——腹腔引流术,往往因为导管容易堵塞,导致癌细胞易扩散,临床上也难以推广。只能反复抽吸腹水,这样就导致许多病人终因腹胀、恶液质、无尿而致的肾衰去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治疗简单易行、可靠、疗效好、操作简单的人工体外腹水回流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恶性腹水人工体外回流器,其特征在于:由猪尾引流管、静脉置入管、过滤筒、过滤膜和三通阀构成,所述的过滤筒内设有过滤膜,在过滤筒两端配有三通阀,分别与猪尾引流管静脉置入管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过滤膜的直径为6cm,过滤膜里的过滤孔孔径为0.8-1.5u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过滤筒固定于围绕人体的过滤筒固定托带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恶性腹水人工体外回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筒固定托带由正反纤维粘联带、固定扣、固定小带和支型条构成,所述的正反纤维粘联带设有正纤维粘联带和反纤维粘联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固定扣、固定小带和支型条分别设有两个。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支型条与正反纤维粘联带的距离为27-35c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过滤膜与过滤筒顶部的距离为1.5cm,所述的过滤膜与过滤筒底部的距离为6cm。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和现有的技术比较具有成本低、原材料易得、操作简便、易推广、术后密闭而减少感染机会。
2、本实用新型对病人生活影响小,利于监护,具有防止腹水中的团块状和丝状蛋白纤维及各种肿瘤细胞流入血管内的特点。由于该过滤筒固定于人体托带上,患者可正常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恶性腹水人工体外回流器立体结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恶性腹水人工体外回流器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恶性腹水人工体外回流器的过滤筒固定托带图。
其中,1-猪尾引流管,2-静脉置入管,3-过滤筒,4-过滤膜,5-三通阀,6-过滤筒固定拖带,7-正反纤维粘联带,8-固定扣,9-固定小带,10-支型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恶性腹水人工体外回流器,其特征在于:由猪尾引流管1、静脉置入管2、过滤筒3、过滤膜4和三通阀5构成,所述的过滤筒3内设有过滤膜4,在过滤筒3两端配有三通阀5,分别与猪尾引流管1静脉置入管2相连。
所述的过滤膜4的直径为6cm,过滤膜4里的过滤孔孔径为0.8-1.5um,将腹水中的各种肿瘤细胞及团状或丝状蛋白纤维物质阻挡而不致引入静脉,且为一次性应用,方便更换。
所述的过滤筒3固定于围绕人体的过滤筒固定托带6上。
所述的过滤筒固定托带6由正反纤维粘联带7、固定扣8、固定小带9和支型条10构成,所述的正反纤维粘联带7设有正纤维粘联带和反纤维粘联带。
所述的固定扣8、固定小带9和支型条10分别设有两个。
所述的支型条10与正反纤维粘联带7的距离为27-35cm。
所述的过滤膜4与过滤筒3顶部的距离为1.5cm,所述的过滤膜4与过滤筒3底部的距离为6cm。
猪尾引流管1为市场通用腹水引流管,尾端有多个细孔不易堵塞,末端与三通阀5相连,便于抽吸及疏通导管,且可随时关闭,方便更换过滤筒,且可人工加压过滤筒3,使腹水更好回流,深部静脉置入管2,过滤筒3内置固定的过滤膜4可阻挡各种异物及癌细胞,但不影响电解质及蛋白通过,输入与输出通道分别上、下错位设置,防止空气流入静脉。输出端同样设置三通阀5进一步控制流量及方便更换过滤筒3。
本实用新型为基层医院的肝硬化腹水,特别是癌性腹水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专利优选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专利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明龙,未经王明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54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焊带涂锡机的监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高碳铬轴承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