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条外观质量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5218.0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5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周传宏;曾国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坤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G01N3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14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观 质量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条外观质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公知的技术领域,烟草制造企业一般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制丝车间,它的功能是把烟叶按照生产工艺的要求,制成丝,并且加香加料,第二部分是卷包车间,其功能是把烟丝卷成一根根的香烟,在包装机上包装成烟包,烟包随即包装成烟条,最后包装成箱,送到仓库储藏。
现有的卷烟烟条主要有以下缺陷:
(1)无包装纸;
(2)包装纸反包;
(3)包装纸错排;
(4)包装纸粘接部位反折;
(5)包装纸破损;
(6)油封拉线错位(拉线内端错开2mm以上);
(7)油封拉线偏离(硬条48±2mm以上,软条62±2mm以上);
(8)油封拉线无;
(9)油封破损;
(10)油封无;
(11)油封褶皱;
(12)烟条严重变形;
而这些不合格的烟条若不及时剔除,流入市场则严重影响企业形象,增加企业成本。若事后发现某一批次的烟条存在上述缺陷,则必须对该批次的成品进行人工拆箱检查,将浪费人力、物力,影响生产效率。
目前国内烟厂对于油封后的烟条几乎都是人工全检,烟条检测一般在封箱线上,一台封箱一般对应2~5条包装机,所以每分钟通过封箱机的烟条一般在70~250条之间。人工全检的劳动强度大,视力容易疲劳,注意力也无法长期高度集中,检验人员技术素质、经验和肉眼分辨能力也很影响检测结果,并且准确性和规范化难以保证,从而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
目前,烟条外观质量检测方式主要有探针式、颜色传感器式、智能相机式和PC-BASED式几种。探针式检测方式是一种机械接触式检测,颜色传感器式检测方式没有使用到成像技术,是机器视觉的前身。这两种检测方式由于其先天不足,很多缺陷无法检测,已经逐渐被机器视觉方式代替。智能相机式检测方式和PC-BASED检测方式都是机器视觉检测,智能相机虽然体积小、功耗低、设置简单,但是它的运算速度低,检测功能也简单,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目前的高速化需求。PC-BASED检测方式是“相机+图像采集卡+工控机”模式,其运算速度快,软件可扩展性大,检测功能强,但是目前这种方法应用上有两个缺点,其一是容易收到干扰信号,影响图像质量,其二最多检测烟条的四个面(两个端面、一个大面和一个侧面),检测不够全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高效便捷、检测全面的烟条外观质量检测装置,以对所有在线烟条进行无接触外观检测,达到可以对烟条六个面进行检测,自动剔除外观缺陷产品,实时统计缺陷情况并生成图表,便于追溯、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烟条外观质量检测装置,具有上、下分别间隔设置的上传动带和下传送带,在所述上传动带和下传送带之间设有烟条翻身机构,在所述上传动带的起始端部设有间隔分烟机构,在所述上传动带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抓拍烟条两个端面的数字相机,在所述上传动带的上方并排设有两个数字相机以分别用于抓拍烟条的一个大面和一个侧面,在所述下传送带的上方并排设有两个数字相机以分别用于抓拍烟条的另一个大面和另一个侧面,沿烟条传送方向且在所述上传动带上依次设有第一触光电传感器、第一检测光电传感器和第一烟条剔除机构,沿烟条传送方向且在所述下传动带上依次设有第二触光电传感器、第二检测光电传感器和第二烟条剔除机构,所有数字相机所获得的图像信号均传送至工控机中,所述工控机通过PLC电控装置控制第一烟条剔除机构和第二烟条剔除机构的开启和关闭的动作。
进一步的,为了清晰的获取图像,本实用新型在所述上传动带的左侧、右侧以及上方均设有LED闪屏光源,在所述下传动带的上方也设有LED闪屏光源。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控制方式,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烟条剔除机构和第二烟条剔除机构均具有通过PLC电控装置控制的、能够控制气缸推杆动作的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充分针对烟条生产的工序进行合理的检测步骤的安排,能够全面检测烟条的六个面,不遗漏,简单易行,方便可靠,检测效率高,能够基本杜绝出错的状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坤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坤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52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