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楼逃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5005.8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9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吕大勇;张晓燕;门学珠;于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大勇 |
主分类号: | A62B1/14 | 分类号: | A62B1/14;A62B1/16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曹少华 |
地址: | 262115 山东省潍坊市峡***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楼 逃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救生应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楼逃生器。
背景技术
楼房越来越多,楼层越来越高,人口居住越越来越密集。当发生火灾、地震或者其它严重灾难的时候,烟火会使楼道无法通行,门口扭曲会使无法打开,以及其它原因而不能够迅速逃离房间,死伤的人数越来越大。因此,从窗户逃出成为公认的最佳逃生通道。
但是从窗户逃出的难度极大,从高层跳窗摔死、摔伤、摔残的比例极大,就算备有逃生绳或者其它逃生设备,人们在恐慌或者身体素质等原因,而无法逃生的情况比比皆是,针对此种情况,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保证人身安全的逃生设备,但是此种逃生设备普遍存在设备笨重,结构复杂,操作难度大,从而导致失去最佳的逃生时间,且价格昂贵;同时,此类逃生设备基本上是单人型,在人多的时候无法保证更多的人及时撤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楼逃生器,以解决现有技术提供的逃生设备结构复杂、笨重、操作难度大而影响逃生最佳时间和价格昂贵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高楼逃生器,包括通过连接绳连接在一起的固定器和投掷器,所述固定器与所述投掷器之间设有缓降器,所述缓降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转动安装有上止滑轮和下止滑轮,所述上止滑轮和所述下止滑轮之间设有过渡轮,所述连接绳依次绕经所述上止滑轮、所述过渡轮和所述下止滑轮,所述连接绳在所述过渡轮上缠绕至少一匝,所述壳体上连接有保险带。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壳体上设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连接所述过渡轮。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减速器包括相互配合的减速碟片和刹车器,所述减速碟片连接所述过渡轮,所述刹车器与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手柄相连,所述手柄铰接在所述壳体上。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固定器与所述投掷器之间设有若干个缓降器,所述连 接绳依次绕经每个缓降器。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上止滑轮和所述下止滑轮上均设有容纳所述连接绳的凹槽。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投掷器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投掷器壳体内的卷绳轴,所述连接绳缠绕于所述卷绳轴上,所述卷绳轴上设有使所述连接绳均匀缠绕的螺旋槽。
作为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所述缓降器和所述投掷器上均设有声光报警装置。
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声光报警装置包括组合在一起的蜂鸣器和发光器。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该高楼逃生器包括通过连接绳连接在一起的固定器和投掷器,该固定器与投掷器之间设有缓降器,该缓降器的壳体内内转动安装有上止滑轮和下止滑轮,该上止滑轮和下止滑轮之间设有过渡轮,该连接绳依次绕经上止滑轮、下止滑轮和过渡轮,该连接绳在过渡轮上缠绕至少一匝,该缓降器上连接有保险带。从而在逃生时,由于提前把固定器固定在的墙体上,只需要将投掷器通过窗口扔到地面上,在投掷器下落的过程中,投掷器内的连接绳被放出,即连接绳连通逃生的楼层和底面;逃生者把保险带捆扎在身体上,依靠缓降器在连接绳上向下滑动,将逃生者安全的送到地面,达到逃生的目的。采用该高楼逃生器,结构简单轻便,易于操作,保证了逃生者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逃离危险环境,且制造成本低,可推广使用。
由于壳体内设有减速器且与过渡轮相连,从而在逃生下落过程中,便于控制下落的速度,进一步保证了安全逃生。
由于减速器包括相互配合的减速碟片和刹车器,该减速碟片连接过渡轮,该刹车器与设置在壳体上的手柄相连,该手柄铰接在壳体上。从而通过操纵手柄带动刹车器动作,与减速碟片产生摩擦,使减速碟片的转速减低,进而使过渡轮的速度降低,达到减速的目的。
由于固定器与投掷器之间设有若干个缓降器,该连接绳依次绕经每个缓降器;从而保证了多个逃生者在最短时间内迅速的逃生。
由于缠绕连接绳的卷绳轴转动安装在投掷器上,同时卷绳轴上设有使连接 绳均匀缠绕的螺旋槽。从而保证了卷绳轴在工作过程中,运转顺利,为顺利逃生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螺旋槽,保证连接绳在卷绳轴上缠绕均匀,防止打结而影响使用。
由于缓降器和投掷器上均设有声光报警装置,从而在缓降器和投掷器下落的过程中,通过该声光报警装置进行提示,不仅避免了伤害其他人员,同时给救援人员提供救援信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缓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图1中投掷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大勇,未经吕大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50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磨床专用夹具
- 下一篇:一种呼吸内科用吸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