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兔实验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4055.4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5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孙燕;吴敏范;王俊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D3/00 | 分类号: | A61D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地址: | 110034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兔 实验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兔的实验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家兔实验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家兔是生理、药理、毒理学实验和教学中最常用的动物之一,在医学和药学研究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通常,在对家兔进行注射、采血、手术、灌药和涂药时需要将家兔固定。目前,实验常用的固定家兔的设备可分为兔固定箱、手术台或支架式固定器,其中兔固定箱和手术台最为常用。现有的兔固定箱适用于家兔的耳部采血和给药,身体其他部位被遮挡,进行采血、注射、手术、涂药较为困难。而现有的兔手术台主要包括台板、头部固定装置和四肢固定部,头部固定装置是位于手术台一端的立柱,并且只能用线绳拴住家兔的门齿后系在立柱上进行固定;在实验过程中,家兔极易挣扎,软性绳索在家兔头部进行无规则的剧烈运动时,很容易挣脱,影响实验正常进行;四肢固定部亦是利用线绳或布条将家兔四肢绑在台板边缘的4根立柱上,如果不是熟练的专业人员,在固定过程中耗时较长,亦有兔子从手中挣脱的情况,且容易被乱蹬的兔子后爪划破手部。而且,这两种装置均无法解决实验过程中家兔的排泄和流血问题,容易造成感染和污染。因此,现有的家兔实验固定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操作耗时、费力,固定效果不好,实验功能单一,实验效率低,且不卫生,影响了实验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家兔实验固定效果差,固定操作耗时、费力,影响实验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方便的家兔实验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固定环境清洁卫生的家兔实验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箱及分别安装在固定箱上的头部固定组件和固定带,其中头部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卡钳及第二卡钳,该第一卡钳及第二卡钳的一端分别铰接在固定箱上,第一卡钳及第二卡钳的另一端交叉固定、将家兔的头部固定在所述第一卡钳及第二卡钳的下方;家兔通过所述头部固定组件及固定带被固定在固定箱上。
其中:所述固定箱为内部中空结构,家兔被固定于固定箱的台板上,在所述台板上开有保持台板干净、且与固定箱内部相连通的凹槽;所述固定箱上还开有便于清除污物的开口;所述凹槽沿台板的长度方向开设,该凹槽的一端位于所述头部固定组件的下方,凹槽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箱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凹槽由一端至另一端向下倾斜,且凹槽槽宽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大;所述固定箱为长方体,该长方体的顶面为台板,四个侧面分别为相对的尾板、顶板及相对的两侧板;所述尾板、顶板及相对的两侧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开口;所述固定带安装在所述侧板上,为一条或多条;
所述第一卡钳及第二卡钳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与安装在固定箱上的固定座铰接,第一卡钳及第二卡钳的另一端分别开有弧形孔,交叉的第一卡钳及第二卡钳通过穿过所述弧形孔的螺钉及螺母固定;所述第一卡钳的另一端为弧形,第二卡钳的另一端为“U”,“U”形的两竖边均为弧形、且分别开有弧形孔,所述第一卡钳的另一端插入第二卡钳的“U”形两竖边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头部固定组件及固定带对家兔进行固定,可以方便、有效地对家兔进行固定,尤其是头部固定,适合进行家兔耳、头、腹、腿、足等部位的注射、采血、手术、灌药和涂药等多种实验,操作安全、方便、卫生,高效,可用于教学实验或科研研究使用。
2.本实用新型在固定箱上开设了凹槽及开口,实验过程中产生的血液、粪便和尿液可经凹槽顺势流入固定箱中,保持固定箱台板的相对干净,减少污染;实验后清洗固定箱时,固定箱内的污物可通过开口很方便地清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固定带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掉固定带的结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去掉固定带的结构右视图;
其中:1为固定箱,2为台板,3为侧板,4为凹槽,5为尾板,6为顶板,7为开口,8为第一卡钳,9为第二卡钳,10为螺钉,11为螺母,12为弧形孔,13为固定带,14为固定座,15为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箱1及分别安装在固定箱1上的头部固定组件和固定带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医学院,未经沈阳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40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