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撞护栏的加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3248.8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7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松;胡嘉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国通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5/08 | 分类号: | E01F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护栏 加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撞护栏的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防撞护栏是重要的公路安全防护设施之一。位于公路中央分隔带处的防撞护栏,一方面起到划分车道的目的,另一方面可对相邻车道的车辆进行保护。目前常用的是公路墙式防撞护栏,其采用立模现场浇筑混凝土施工方法,图1为现有技术公路墙式防撞护栏的立面布置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即横断面布置图,具体为:将防撞护栏主体01的下部安装在公路03上,并在防撞护栏主体01的顶部安装防眩板02。该防撞护栏主体01的顶部宽度为18厘米左右,底部宽度为40厘米左右,防撞护栏主体01在路面以上的高度为80厘米左右。该防撞护栏主体01在公路以上高度10厘米左右与路面垂直,中间段向轴线方向倾斜,而最高段与路面垂直。
虽然墙式防撞护栏能起到划分车道和对相邻车道的车辆进行保护的目的,但是,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结构,刚度过大,汽车撞击后消能效果差,发生交通事故后对车辆和驾乘人员的损伤较大。
现有技术公路墙式防撞护栏采用现场立模施工,混凝土接缝、结构尺寸等外观质量控制难度大,影响墙式防撞护栏美观,进一步,影响公路的整体外观形象。
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分段施工,混凝土龄期不同,外观颜色不一致。,影响墙式防撞护栏美观,进一步,影响公路的整体外观形象。
运营阶段混凝土表面易吸附灰尘,不易养护,严重影响路容路貌。若进行外观装饰需增加费用,不经济。
所述防撞护栏(01)在所述公路路面(03)以上高度80厘米左右,高度偏矮。按现行公路安全护栏高度110厘米左右的技术要求,有必要进行加高和加固处理。
因此,如何提高防撞护栏的防撞和消能效果,以降低对车辆或驾乘人员的损失,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撞护栏的加固装置,提高防撞护栏的防撞和消能效果,以降低对车辆或驾乘人员的损失。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撞护栏的加固装置,包括防撞护栏主体,所述防撞护栏主体包括与路面垂直的低段和高段,以及向轴线方向倾斜的中段,其中,该防撞护栏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防撞护栏主体的侧边的消能空心箱;
填充在所述消能空心箱内的弹性缓冲件。
优选地,上述的防撞护栏的加固装置中,所述消能空心箱为两个,且分布在所述防撞护栏主体的相对面上。
优选地,上述的防撞护栏的加固装置中,所述消能空心箱与所述防撞护栏主体通过粘贴的方式相连。
优选地,上述的防撞护栏的加固装置中,所述消能空心箱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箱体,所述弹性件缓冲件为聚氨酯泡沫。
优选地,上述的防撞护栏的加固装置中,所述消能空心箱包括:
一端安装在公路上的下箱,所述下箱与所述防撞护栏主体的低段贴合;
一端与所述下箱的另一端相连的中箱,所述中箱与所述防撞护栏主体的中段贴合;
与所述中箱的另一端相连的上箱,所述上箱与所述防撞护栏主体的高段贴合。
优选地,上述的防撞护栏的加固装置中,所述上箱和所述下箱均为矩形箱,且所述上箱的厚度小于所述下箱的厚度,并由所述中箱过渡相连。
优选地,上述的防撞护栏的加固装置中,由上至下所述上箱、所述中箱和所述下箱依次连接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一体式结构沿公路延伸方向为多段,相邻段之间接缝通过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板相连。
优选地,上述的防撞护栏的加固装置中,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上箱的顶部的支撑板挡块;
与所述支撑板挡块和所述上箱顶部均相连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防眩板。
优选地,上述的防撞护栏的加固装置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顶面和所述支撑板挡块外表面的第一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方格布;
设置在所述防撞护栏主体的顶面和所述消能空心箱紧邻所述防撞护栏主体侧的外表面的第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方格布。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撞护栏的加固装置,包括防撞护栏主体,该防撞护栏主体包括与路面垂直的低段和高段,以及向轴线方向倾斜的中段,该防撞护栏还包括:设置在防撞护栏主体两侧的消能空心箱;填充在消能空心箱内的弹性缓冲件。通过在防撞护栏主体上设置填充有弹性缓冲件的消能空心箱,可使车辆在撞在防撞护栏上时,对车辆的冲击进行缓冲,即对车辆进行消能,从而提高车辆和驾乘人员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公路墙式防撞护栏立面布置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国通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国通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32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