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便携充脂器的润滑泵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33120.1 | 申请日: | 2013-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5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 发明(设计)人: | 沈千里;石峰;杨宝东;安东亮;窦庆乐;宋文奇;朱宝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徐工施维英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N13/00 | 分类号: | F16N13/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颜镝 |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 充脂器 润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润滑泵,尤其涉及一种可便携充脂器的润滑泵。
背景技术
润滑是在机械设备摩擦副的相对运动的两个接触面之间加入润滑剂,从而在两润滑面之间形成润滑油膜,进而将直接接触的面分隔开来,以将两个接触面之间的摩擦转换成润滑剂分子之间的摩擦。润滑泵是在润滑系统中按系统需求提供润滑介质的设备。
集中润滑是指使用成套供油装置的同时按需对设备润滑点供油,其按润滑介质的不同可分为润滑油润滑和润滑脂润滑。在润滑过程中,必须要使摩擦副的磨损小,因此需要在摩擦副表面保持清洁的润滑油膜,即维持摩擦表面之间恒定供油以形成油膜。受污染的润滑油工作时会导致系统中各元器件堵塞、漏油甚至损坏而无法工作,这种情况下,一旦受污染的润滑油作用到润滑部,不但不会起到润滑作用,反而会加大运动部件的磨损,缩短使用寿命。
目前,导致润滑介质受污染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由于润滑泵与充脂器分离放置,充脂器作为随车备件,通常由操作者任意放置,容易遗落、丢失,管理不方便。一旦充脂器丢失,用户只能采用开盖加油这种不正确的加油方式。但是,施工环境恶劣,环境中的沙尘细石极有可能溅入开盖后的润滑泵中,污染润滑介质。另外一种是由于润滑泵充脂器不带防护装置,充脂器本身容易受到污染,导致在加油的过程中污染润滑介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够使润滑介质免受污染且充脂方便快捷的可便携充脂器的润滑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便携充脂器的润滑泵,包括润滑泵本体,其还包括充脂器防护罩和连接件,所述充脂器防护罩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与所述润滑泵本体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充脂器防护罩包括一个桶状结构,所述桶状结构的内径与充脂器的外径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一个T形安装板,所述T形安装板具有横向连接部和竖向连接部,所述横向连接部和竖向连接部为一体成型的;所述横向连接部与所述桶状结构相焊接,所述竖向连接部与所述润滑泵本体的侧壁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连接部为沿轴向切掉一部分的圆筒状结构,所述圆筒状结构的内径与所述桶状结构的外径相适配,并且所述圆筒状结构的内侧壁面贴设在所述桶状结构的外侧壁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连接部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润滑泵本体螺栓连接的安装孔。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个充脂器防护罩,并将该充脂器防护罩与润滑泵相连接,因此可以将充脂器放置在充脂器防护罩中,与润滑泵一同携带,从而防止了充脂器的遗失和损坏,方便取用充脂,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操作者的充脂习惯,而且还可以避免充脂器本身的污染,进而避免润滑介质受到污染,降低了系统的故障率。本实用新型在不需要改变原有润滑泵的结构,方案实施便捷,成本低,可行性高。
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螺栓装配的方式将充脂器防护罩与润滑泵连接起来,因此,本实用新型安装、拆卸方便,在安装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客户也可以选择拆掉安装板,只单独使用润滑泵,为客户提供了很多选择空间。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工程机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便携充脂器的润滑泵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充脂器防护罩和连接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标记:
1、润滑泵本体;2、充脂器防护罩;21、桶状结构;3、连接件;31、横向连接部;32、竖向连接部;33、安装孔;4、螺栓;5、螺母;6、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便携充脂器的润滑泵包括润滑泵本体1、充脂器防护罩2和连接件3,充脂器防护罩2与连接件3的一端固定连,连接件3的另一端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与润滑泵本体1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徐工施维英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徐工施维英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31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