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钩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3001.6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0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钟仁康;仇永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新区金康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45/00 | 分类号: | F16B45/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钩。
背景技术
目前所见的拉钩,一端做成弯钩状,可挂东西或探取东西的用具,通过拉动另一端产生的力带动物体,在物理实验中多作为装置的一部分出现,也多见于医疗器械中,用途比较广泛。但是,这种拉钩在工作时,只能通过借助外力的作用,使拉钩转动一个角度,绕过与其连接的物体,在次借助外力的作用,使拉钩与相应的物体进行连接。当拉钩在面对一个物体时,通过自身的结构无法绕过该物体,然后再与该物体进行连接,因此,目前的拉钩的机械结构自动化程度还不够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钩,本实用新型的拉钩在推力的作用下与物体接触时,其钩体部分自动绕过与其挂接的物体,然后再自动地与该物体进行挂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拉钩,所述拉钩包括座体、钩体以及拉簧,座体的一端设有槽,钩体的一端伸入到座体的槽中后与座体铰接,钩体的另一端设有缺口槽,钩体与座体还通过拉簧连接,该拉簧的一端连接于座体的第一侧壁面上,拉簧的另一端穿过座体的槽中后连接于钩体的内壁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座体上设置槽后,该座体整体呈U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拉钩,适用于与头部为圆锥体的杆状部件进行连接。当拉钩向杆状部件的头部(杆状部件呈静止状态)移动时,拉钩钩体上的缺口槽的槽壁面首先与拉杆的头部进行接触,杆状部件的头部对拉钩产生一个阻碍作用,该阻碍作用使拉钩受到杆状部件头部的反作用力,使得的钩体绕座体转动,钩体转动时带动拉簧发生形变,拉钩继续位移,当拉钩的缺口槽越过拉杆的头部,这时,钩体在拉簧的作用力下,使得钩体回复到原始位置,但这时,钩体被杆状部件头部的台阶面所限位,钩体与拉杆的头部形成连接关系。因此,这种拉钩在与拉杆进行连接时,具有自动化连接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拉钩未连接之间的示意图;
10为拉钩,11为座体,12为钩体,13为拉簧,14为槽,15为缺口槽,16为钩槽;
20为杆状部件,21为圆锥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拉钩,所述拉钩10包括座体11、钩体12以及拉簧13。座体11的一端设有槽14,所述座体上设置槽后,该座体整体呈U型。钩体12的一端伸入到座体的槽14中后与座体11铰接,钩体12的另一端设有缺口槽15,钩体12上的缺口槽与钩体上的钩槽16相互连通。钩体12与座体11还通过拉簧13连接,该拉簧13的一端连接于座体的第一侧壁面上,拉簧13的另一端穿过座体的槽中后连接于钩体的内壁面上。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拉钩,适用于与头部为圆锥体21的杆状部件20进行连接。当拉钩10向杆状部件20的头部(杆状部件呈静止状态)移动时,拉钩钩体12上的缺口槽的槽壁面首先与拉杆的头部进行接触,杆状部件的头部对拉钩产生一个阻碍作用,该阻碍作用使拉钩受到杆状部件头部的反作用力,使得的钩体绕座体11转动,钩体转动时带动拉簧13发生形变,拉钩继续位移,当拉钩的缺口槽15越过拉杆的头部,这时,钩体在拉簧13的作用力下,使得钩体12回复到原始位置,但这时,钩体被杆状部件头部的台阶面所限位,钩体与拉杆的头部形成连接关系。因此,这种拉钩在与拉杆进行连接时,具有自动化连接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新区金康精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新区金康精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30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盘炮打尾机
- 下一篇:精密电子产品基板功能自动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