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铸造单晶叶片的组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2952.1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8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贺剑;冯泽林;钱原吉;马胜远;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瀚特种合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B22C9/08;B22C9/22 |
代理公司: | 江阴大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杨新勇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铸造 叶片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轮机单晶叶片的组模结构。
背景技术
单晶涡轮叶片是制约燃气轮机使用寿命,及相关性能的重要零部件,是我国大型发电设备自主研制必须突破的瓶颈。在熔模铸造生产工艺过程中,首先需要制造蜡模模组,然后制壳,最后浇注。然而最终能否得到合格的单晶叶片,与蜡模模组的制备密切相关。
在蜡模模组中最重要的结构是螺旋选晶器,螺旋选晶器包括引晶段、螺旋段和过渡段。由于选晶器很细,若模组中位于选晶器上方的组件重量过高,往往会压断选晶器;若组模时蜡模叶片与选晶器的同轴性不高,可能导致叶片无法沿着优选的单晶生长方向凝固,最终影响单晶叶片的质量和合格率。因而有必要对单晶叶片的组模结构进行改进,以解决目前单晶叶片组模结构中的叶片定位难、叶片与选晶器不同轴、选晶器易被压断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的组模结构中选晶器易被压断、选晶器与叶片不同轴等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定位精度高,铸造成型效率高用于铸造单晶叶片的组模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用于铸造单晶叶片的组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模包括浇口杯,浇口杯由上圆环和与其连接的下漏斗构成,漏斗的底端与直浇道的一端连接,直浇道的另一端与横向设置内浇口的一端连接,横向内浇口的另一端与高度调节凸台的一端连接,高度调节凸台的另一端与选晶器的一端连接,选晶器的另一端与蜡模叶片连接,在所述蜡模叶片的上端两侧设有定位杆,定位杆的一端卡接在上圆环边缘的凹槽内。
为了便于将熔融液态金属输送到蜡模叶片内,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内浇口为由中心向圆周边缘均匀设置呈辐射结构,且与直浇道连通的内浇道。
为了简化单晶叶片组模结构,提高铸造效率,保证铸造质量,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内浇道有多根。
为了便于固定组模结构,便于铸造叶片的操作,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在所述内浇道的下端设有底座。
为了简化蜡模叶片结构减少原材料的浪费,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过渡段为底端小上端大的漏斗形。
为了获得品质良好的单晶叶片,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选晶器的外形呈螺旋管状。
为了简化加工制作工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选晶器通过粘接分别与蜡模叶片及高度调节凸台连接。
为了简化加工制作工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定位杆分布在蜡模叶片上端的两侧,所述定位杆一端粘接在上圆环边缘的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底座可保证高度调节凸台和內浇道处于水平位置;高度调节凸台和定位杆的协同作用可保证选晶器和蜡模叶片具有很好的同轴性;同时定位杆和直浇道可以起支撑作用,分担选晶器受到的压力,从而防止选晶器被压断。该铸造单晶叶片的组模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作,易于保证叶片产品的质量。采用该组模结构铸造出来不同批次的叶片一致性较好,质量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铸造单晶叶片的组模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浇口杯;1-1、上圆环;1-2、下漏斗;1-3、凹槽、2、直浇道;3、内浇口;3-1、内浇道;4、高度调节凸台;5、选晶器;6、过渡段;7、蜡模叶片,8、定位杆;9、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铸造单晶叶片的组模结构,该组模包括浇口杯1,浇口杯1由上圆环1-1和与其连接的下漏斗1-2构成,漏斗1-2的底端与直浇道2的一端连接,直浇道2的另一端与横向设置内浇口3的一端连接,横向内浇口3的另一端与高度调节凸台4的一端连接,高度调节凸台4的另一端与选晶器5的一端连接,选晶器5的另一端与过渡段6的端口连接,过渡段6的另一端与蜡模叶片7连接,在所述蜡模叶片7的两侧设有定位杆8,定位杆8的一端卡接在上圆环1-1边缘的凹槽1-3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将熔融液态金属输送到叶片内,优选的后实施方案是,所述内浇口3为由中心向圆周边缘均匀设置呈辐射结构,且与直浇道连通的内浇道3-1。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简化单晶叶片组模结构,提高铸造效率,保证铸造质量,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是,所述的内浇道3-1有多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瀚特种合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瀚特种合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29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长条加工装夹装置
- 下一篇:三星辊托辊防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