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孔雀石绿残留检测试纸卡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20432780.8 申请日: 2013-07-19
公开(公告)号: CN203385728U 公开(公告)日: 2014-01-08
发明(设计)人: 孟晓梅;王政刚;张吉玲;李桂平;刘晓旺;杜同亮;柳芳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知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33/577 分类号: G01N33/577;G01N33/558
代理公司: 新乡市平原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41107 代理人: 路宽
地址: 453011 ***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孔雀石 残留 检测 试纸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安全-兽药残留免疫化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孔雀石绿残留检测试纸卡。

背景技术

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 MG)又名碱性绿、苯胺绿、维多利亚绿或中国绿等,属于三苯甲烷类染料,是一分子苯甲醛与两分子二甲基苯胺在浓硫酸或氯化锌存在的条件下聚合而形成的深绿色晶体。孔雀石绿在细胞分裂时阻碍蛋白肽的形成,使细胞内的氨基酸无法转化为蛋白肽,细胞分裂受到抑制,从而产生抗菌杀虫作用。最早在1913年有人发现孔雀石绿可使某些组织着色,破坏病原菌而不引起宿主损害,于是将孔雀石绿用做防腐剂、杀锥虫药和其它医疗用途。由于抗菌效果好、价格便宜,孔雀石绿被广泛用作驱虫剂和杀菌剂,以杀灭水产动物体外的寄生虫、原生动物和鱼卵中的霉菌,预防鱼的水霉病、鳃霉病、小瓜虫病等。有时为了使鳞受损的鱼延长生命,在运输过程中和存放池内,也常使用孔雀石绿。

但孔雀石绿及其代谢产物隐性孔雀石绿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不易代谢。研究还发现:孔雀石绿及隐性孔雀石绿具有多重毒性,包括致癌性、致基因突变、引起染色体断裂、致畸胎及呼吸道毒性等。鉴于此,美国、加拿大、日本、欧盟等许多国家均已禁止将孔雀石绿用作鱼类的抗真菌药物,我国于2002年5月也将孔雀石绿列入《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全物清单》中。

孔雀石绿理化检测方法包括气相色谱(GC)、高效液性色谱(HPLC)、气质联用(GC-MS)和液质联用(HPLC-MS)等,这些方法灵敏准确、特异性强,分离度好,但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样品前处理复杂、繁琐费时、检测成本高,不能现场操作,而且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与之相比,免疫学分析技术具有灵敏、快速、特异、简便等优点,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痕量检测技术,在兽药残留分析领域应用越来越多,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胶体金标记免疫分析法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分析技术,其特点是简便快速、成本低、无污染、无需培训,非常适合于现场检测。与ELISA相比,具有样品前处理简单,显色时间短(3-5 min),且所有试剂包含在一根试纸条上,无需使用仪器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因此,研制快速、灵敏、高效的孔雀石绿残留检测试纸卡对于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成本低、稳定性好,可进行批量检测的孔雀石绿残留检测试纸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孔雀石绿残留检测试纸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孔雀石绿残留检测试纸卡包括塑料盒体和封装于塑料盒体内的试纸条,所述的试纸条的底层为支撑层,该支撑层上由左到右依次附着有紧密相连的样品垫、金标抗体结合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收垫,所述的塑料盒体上开有加样孔和观察窗,该加样孔的位置与试纸条上的样品垫位置相对应,观察窗与试纸条上的硝酸纤维素膜位置相对应,所述的硝酸纤维素膜上有孔雀石绿-载体蛋白偶联物溶液印制的检测线(T线)和羊抗鼠IgG溶液印制的质控线(C线),两者间距5 mm,其中孔雀石绿-载体蛋白偶联物溶液印制的检测线(T线)位于靠近样品垫的一侧,所述的结合垫上灌注有胶体金标记的抗孔雀石绿单克隆抗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撑层是由聚氯乙烯树脂与稳定剂及辅料配合制成的PVC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收垫是由吸水能力极强的植物长纤维为原材料制成的纯白滤纸。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样品垫和金标抗体结合垫是由玻璃纤维棉制作而成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样品垫和金标抗体结合垫的叠压宽度为2 mm,吸收垫与硝酸纤维素膜的叠压宽度为2 mm。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样品垫、金标抗体结合垫和吸收垫上方覆盖有胶膜保护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硝酸纤维素膜两端分界处有标记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孔雀石绿残留检测试纸卡以胶体金标记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制备而成,金标抗体中金颗粒与抗体分子通过异性电荷间范德华力相结合,胶体金对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和亲和力影响很小。因此,快速检测试纸卡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其检测灵敏度可达3 ng/ml;

(2)操作简单、方便快捷。使用快速检测试纸卡时无需其它任何试剂,只要将处理后的样品溶液用滴管滴入试纸卡加样孔内3~4滴,3~5 min即可观察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知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知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27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