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盲拐杖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31847.6 | 申请日: | 2013-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8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 发明(设计)人: | 任春华;张强;王悦;侯波;肖雅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H3/06 | 分类号: | A61H3/06;A61H3/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梁展湖 |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拐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盲人群体的导盲拐杖,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压力发电和助寻功能的,能够保障夜间行走安全的导盲拐杖。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盲人数量众多,达500万,占世界盲人总数的18%,拐杖作为盲人出行的最常见工具,其导盲作用便显得尤为重要,导盲拐杖各种功能的拓展,对于方便盲人出行也就很有意义。
目前国内对智能导盲拐杖有较多研究,但是对拐杖不小心掉落,盲人无法找到拐杖的情况尚无解决办法;关于盲人夜间行走不安全问题,目前也没有得到解决;而且现有智能导盲拐杖电源电能有限,需要频繁的充电,使用也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盲拐杖,该导盲拐杖可用于解决导盲拐杖与地面接触碰撞时能量的浪费的问题,还可用于解决导盲拐杖掉落时,盲人不易找寻的问题,还可用于解决盲人夜间行走不安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盲拐杖,包括拐杖杆和设置在拐杖杆上的拐杖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电池、具有两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的整流滤波稳压电路,超声波探头,超声波换能器,微控制单元、蜂鸣器、开关和设置在拐杖杆底部的压电陶瓷;所述压电陶瓷的上下表面分别与整流滤波稳压电路的两个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滤波稳压电路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蓄电池的正负极连接,形成蓄电池的充电回路;所述蓄电池为超声波探头、超声波换能器、蜂鸣器和微控制单元供电,所述开关设置在蓄电池的供电回路中控制其通断;所述超声波探头的信号输出端与微控制单元的超声波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超声波换能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控制单元的电能输出端连接,超声波探头的信号输入端与超声波换能器的信号输出端处于同一侧,并裸露于导盲杖的外表面,所述蜂鸣器与微控制单元的蜂鸣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
作为优化,还包括重力传感器和A/D转换器Ⅰ,所述重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A/D转换器Ⅰ的信号输入端连接,A/D转换器Ⅰ的信号输出端与微控制单元信号的失重信号输入端连接。
作为优化,还包括光敏电阻、A/D转换器Ⅱ和警示灯,所述光敏电阻和警示灯设置在拐杖杆的外侧,所述光敏电阻的信号输出端与A/D转换器Ⅱ的信号输入端连接,A/D转换器Ⅱ的信号输出端与微控制单元的警示灯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蓄电池为光敏电阻和警示灯供电。
作为优化,所述警示灯为LED警示灯。
作为优化,在拐杖杆或拐杖头上还设有用于为蓄电池充电的插孔。
作为优化,所述开关设置拐杖头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在盲人使用该导盲拐杖时,压电陶瓷被按压其上下表面产生电荷,此时压电陶瓷就相当于一个电容,该电压陶瓷将盲人使用导盲拐杖时的机械能转化成电能,经过整流滤波稳压处理后存储在蓄电池中备用,节能环保。超声波换能器将微控制单元的电能转换成超声波向外发送,当超声波换能器的前方有障碍物时,超声波受到阻碍会反射回来,当超声波探头接收到返回来的超声波时,超声波探头向微控制单元发出信号,微控制单元接收到该信号后则向蜂鸣器发出蜂鸣控制信号控制蜂鸣器发出障碍物触发信号,从而提醒盲人前方具有障碍物,使其能有效避让。
2、当导盲拐杖掉重力发生变化,于是向微控制单元发出重力变化触发信号,微控
制单元接收到该重力变化触发信号后则向蜂鸣器发出蜂鸣控制信号控制蜂鸣器工作,蜂鸣器工作发出蜂鸣声,盲人可通过蜂鸣声找回导盲拐杖。
3、当盲人所处环境光线较暗时,光敏电阻向微控制单元发出光线弱触发信号,微
控制单元接收到该光线弱触发信号后则向警示灯发出控制其开启的开启控制信号,警示灯亮,以警示路人避开盲人。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2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拐杖头10,开关12,插孔14,超声波探头20,超声波换能器22,光敏电阻30,警示灯32,A/D转换器Ⅱ33,微控制单元40,蜂鸣器50,拐杖杆60,压电陶瓷62,整流滤波稳压电路64,蓄电池66,重力传感器70,A/D转换器Ⅰ7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18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