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股骨头中心导航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1634.3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9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马台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台 |
主分类号: | A61B17/90 | 分类号: | A61B17/90;A61B17/72;A61B17/78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地址: | 2019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股骨头 中心 导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导航工具。
背景技术
股骨近端髓内钉是用于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内固定器材,由主钉和动力钉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应用时,主钉置于股骨近端的髓腔内,动力钉置于股骨头颈部的内部,二者在股骨近端骨组织中呈“Y”形交叉固定。固定时要求动力钉与股骨颈的前倾角方向一致,否则,不仅固定力量有限,而且易出现并发症而导致手术失败。当主钉和动力钉所构成的平面通过股骨头的中心点时,动力钉与股骨颈的前倾角方向即一致,所以手术中能准确地掌握股骨头中心之所在,瞄准股骨头中心打入动力钉的导引针,即可使置入的动力钉的方向与股骨颈前倾角方向保持一致。但是,如何在手术中掌握股骨头中心之所,目前临床上尚未完美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性能优良的用于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手术的股骨头中心导航器,以便能够在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手术中准确掌握动力钉的前倾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股骨头中心导航器,其结构如图1、图2、图3所示。它由导引杆1、参考针导引管4、衔接器7构成。所述导引杆1上开有贯穿导引杆1截面的滑槽2,导引杆1的内侧面标有刻度,作为标尺3;所述参考针导引管4上附有螺母5,有螺丝6穿过导引杆1上的滑槽2与螺母5配合,将参考针导引管4相对固定,使参考针导引管4可以沿着滑槽2移动,所述参考针导引管4用于穿过并固定参考针9;所述衔接器7为一U型卡口,其U型卡口的一侧端部与导引杆1的一端固定衔接,U型卡口的另一侧开有一螺孔,该螺孔与螺丝8配合,可将本导航器与股骨近端髓内钉的插入手柄相衔接并固定。通过调节螺丝8可使参考针导引管4在股骨中心所在的水平面上。
本导航器中,所述导引杆1上的滑槽2是参考针导引管4移动的轨迹和固定的支架,导引杆1上的标尺3则是参考针导引管4移动距离的测量工具。
本导航器中,通过螺丝调节可以使经过参考针导引管4打入的参考针与股骨近端髓内钉的主钉尾部相切并与其动力钉相交。
正常情况下,股骨近端髓内钉置入后,如果其动力钉是按照要求与股骨颈前倾角方向一致,且主钉的尾部位于股骨大转子顶点时,主钉和动力钉所构成的平面通过股骨头的中心点,且主钉的尾部与股骨头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上。根据这一特点,当股骨头中心导航器在主钉13尾部平面上通过衔接器7上的U型卡口与股骨近端髓内钉的插入手柄11垂直相衔接后,调节参考针导引管4,使通过参考针导引管4打入的参考针9与主钉13尾部紧贴(相切)并与动力钉的导引针10相交,则此交点即为股骨头中心所在位置。
手术时,首先通过参考针导引管向股骨头内打入一参考针,在髋关节侧位片测量参考针尖与股骨头中心的偏移距离,以此距离计算出当以主钉为轴转动插入手柄以纠正此偏移距离时参考针与标尺相对移动的距离。最后解除参考针导引管与导引杆的固定关系,以主钉为轴旋转插入手柄,使参考针在标尺上移动上述计算出的距离。此时通过插入手柄打入的动力钉导引针必然通过股骨头的中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等轴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与主钉及插入手柄衔接后的等轴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与主钉及插入手柄衔接后的上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引导下置入参考针示意图。
图5是纠正本实用新型引导下置入参考针偏差示意图。
图6是纠正本实用新型引导下置入参考针偏差原理示意图。
图7是置入动力钉导引针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导引杆,2为滑槽,3为标尺,4为参考针导引管,5为螺母,6为同螺母5配套的螺丝,7为衔接器,8为固定衔接器7的螺丝,9为参考针,10为动力钉的导引针,11为插入手柄,12为动力钉导引针的导引管,13为主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使用操作如下:
手术前,如图2、图3所示,在体外将股骨头中心导航器的衔接器7与股骨近端髓内钉的插入手柄11在主钉13尾部平面垂直衔接,并调节参考针导引管4,使通过参考针导引管4打入的参考针9与主钉13尾部紧贴(相切)并与动力钉的导引针10相交,测量此交点距股骨头中心导航器标尺3的距离,此距离即为手术时参考针9需要打入的深度。
手术时,首先向股骨头内打入参考针9,如图4所示。其次通过透视股骨头颈的侧位确认参考针9之针尖是否在股骨头侧位片的中线上,如果不在股骨头侧位片的中线上,则在股骨头侧位片上测量参考针9针尖X偏离股骨头中线的距离(偏离值)XX’,如图5、图6所示。如果此时打入动力钉的导引针10并与参考针9相交,则动力钉导引针10的针尖亦在X点,导引针10的针尖X偏离股骨头中线的距离(偏离值)亦为XX’。当松开螺丝8解除参考针导引管4与导引杆1的固定关系后以主钉12为轴转动插入手柄11,使动力钉导引针10的针尖从X点转至X’点时,则插入手柄11的Y点将转至Y’点,标尺3与参考针9的交点Q则转至M点,亦即参考针9在标尺3上移动的距离为MN。MN≈YY’=XX’·YR/XR。根据这一原理,最后,松开螺丝8使参考针9与导引杆1无固定关系,以主钉13为轴旋转插入手柄11,使参考针9在标尺3上移动的距离为MN,如图7所示。此时通过插入手柄11的动力钉导引针导向管12打入动力钉导引针10,导引针10必然通过股骨头的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台,未经马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16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