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主机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1209.4 | 申请日: | 2013-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5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谭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31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 主机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主机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计算机主机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计算机主机中,一般装置有主板、电源供应器、硬盘等组件,其中嵌装于主板上的芯片,在激活执行一段时间后,会因持续的高频振动而产生高温,为维持计算机的正常运作,一般会在热源上加装风扇等热组件,以增进散热效率,维持计算机的正常运作。
但是目前计算机主机的设计,已越来越小型化,上述的散热装置产生的热能只能随着风扇沿主机上的通孔强制性地排出,主板上的中央处理器和其他小电子产生的热量却积存于主机内徘徊循环,使整个主机充满高温热空气,因而降低整体的散热功效,极易造成计算机组件损坏或影响计算机的执行效率,而突显其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计算机主机散热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计算机主机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计算机主机散热装置,计算机主机包括机壳、固定在所述机壳第一侧板内表面上的主板、固定在所述主板上的中央处理器、固定在所述机壳后端板上的电源供应器、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风扇,固定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上端;致冷器,位于所述电源供应器的下方,固定在所述机壳后端板上;多个散热鳍片,固定在所述机壳第二侧板上,与所述主板相对设置,便于所述中央处理器的热量散出;温度传感器,固定在所述机壳内,与所述电源供应器导线连接;控制板,固定在所述机壳内,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致冷器、风扇导线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机壳第二侧板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侧壁上设有圆孔;所述散热鳍片两端设有与所述圆孔相配合的圆形头部,卡接在所述圆孔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机壳后端板上位于所述电源供应器安装处设有多个通孔,便于所述电源供应器产生的热量排出。
本实用新型同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在主机的机壳上安装散热鳍片,使得中央处理器产生的热量能迅速排出主机外,且在电源供应器的下方安装致冷器,当温度传感器感应到电源供应器的温度过高时,控制板会发出信号使得致冷器工作,可将主机内的主要产热源——电源供应器的热量及时降低,提高了整机的散热功效,延长了计算机组件的寿命和提高了计算机的执行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计算机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散热鳍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计算机主机的后视示意图。
图中:1-电源供应器;2-温度传感器;3-主板;4-致冷器;5-控制板;6-风扇;7-散热鳍片;8-显示屏;9-调速按钮;10-通孔;11-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12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靠性高的开关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