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极陡边坡绿化的喷播层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0515.6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7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郎煜华;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广州中茂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0 | 分类号: | A01G9/00;A01G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李彦孚;吴伟文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极陡边坡 绿化 喷播层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化喷播工艺,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极陡边坡绿化的喷播层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极陡边坡(坡度>60°)进行绿化喷播时喷播层无法附着在坡面上,即使使用化学粘结剂也不行,必须采用物理及化学措施并用的方法。
现有技术多数采用客土喷播法,对坡度为60-90度的边坡无法实施,特别在高陡边坡上的喷播层即使使用粘结剂也无法附着,会随时滑落。针对上述现象现有技术还会采用隔板法或鹰巢法等,利用木板或水泥板在边坡上做水平隔断,让喷播层停留在坡面上,其缺点是喷播层会塌陷,在硬质隔断层(即木板或水泥板)的下方形成无喷播层的空白区,并且空白区面积会逐渐扩大,最终导致绿化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极陡边坡绿化的能防止出现空白区的喷播层支撑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极陡边坡绿化的喷播层支撑装置,其包括成矩形的外部支撑框和设置在外部支撑框内部的若干平行的横向支撑部,该等横向支撑部将外部支撑框分成了若干横向收容空间,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每个横向收容空间内的若干连续连接的斜向支撑部,,横向收容空间内的斜向支撑部形成了连续的锯齿状,每个横向收容空间被斜向支撑部分成了若干三角形收容空间,喷播层位于该三角形收容空间中。
所述支撑装置采用无纺布材料。
所述斜向支撑部通过钢钉固定在极陡边坡上。
所述斜向支撑部与横向支撑部之间的夹角为60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成矩形的外部支撑框和设置在外部支撑框内部的若干平行的横向支撑部,该等横向支撑部将外部支撑框分成了若干横向收容空间,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每个横向收容空间内的若干连续连接的斜向支撑部,,横向收容空间内的斜向支撑部形成了连续的锯齿状,每个横向收容空间被斜向支撑部分成了若干三角形收容空间,喷播层位于该三角形收容空间中,这样可以固定喷播层,防止喷播物质的滑落,也可以保证喷播厚度,其厚度就是支撑装置垂直边坡的距离;该支撑装置采用无纺布材料,其柔性特性可以随喷播层的塌陷变形而变形,防止在支持物体下部出现沉降空白区,这也是选用柔性无纺布的原因,而且选用该材料环保且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喷播层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喷播层支撑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部支撑框 1、横向支撑部 2、横向收容空间3、斜向支撑部4、三角形收容空间5、钢钉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极陡边坡绿化的喷播层支撑装置,其包括成矩形的外部支撑框1和设置在外部支撑框1内部的若干平行的横向支撑部2。该等横向支撑部2将外部支撑框1分成了若干横向收容空间3。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每个横向收容空间3内的若干连续连接的斜向支撑部4。该横向收容空间3内的斜向支撑部4形成了连续的锯齿状。每个横向收容空间3被斜向支撑部4分成了若干三角形收容空间5,绿化时的喷播层位于该三角形收容空间5中。
本实用新型斜向支撑部4通过钢钉6固定在极陡边坡上。部分斜向支撑部4的两端分别与外部支撑框1和横向支撑部2连接;其余斜向支撑部4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横向支撑部2连接。斜向支撑部4与外部支撑框1和横向支撑部2的连接地方均通过钢钉6连接且固定在极陡边坡上。
本实用新型斜向支撑部4与横向支撑部2的夹角为60度,这样可以保证三角形收容空间5达到最佳的承载状态。
本实用新型支撑装置距离极陡边坡的垂直距离为喷播层的厚度,优选为10cm,这样可以保证喷播层的厚度。相邻横向支撑部2之间的距离优选为30-50cm,该距离视边坡坡度的变化而变化,坡度为90度时,该距离为30cm;坡度为60度时,该距离为50cm。
所述支撑装置采用无纺布材料,其柔性特性可以随喷播层的塌陷变形而变形,防止在横向支撑部2下部出现沉降空白区,这也是选用柔性无纺布的原因。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可以保证喷播层牢固地附着在极陡边坡表面,彻底解决喷播层附着及保持厚度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广州中茂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三峡大学;广州中茂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05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错位叠加式花盆及其叠加组合形成的立体绿化墙面和屏风
- 下一篇:地槽通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