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拱形车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9808.2 | 申请日: | 201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0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尤敦权;陈柏兴;梁钜文;陈树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特耐得车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5/12 | 分类号: | B60B3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51133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拱形 车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拱形车轴。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在空载情况下,现有技术中车轴10的轴管101是水平的,轮胎20与地面贴合是均匀的。
如图2所示,在承载时,车轴10的轴管101收到向下的压力,轴管101会发生弯曲,轮胎20和地面就会产生一个角度A。这样就会使轮胎内侧201磨损比外测严重,造成偏磨损,降低轮胎的使用寿命。
因轮胎外侧还没有达到磨损极限,而内侧则达到报废状态,整个轮胎就不能再使用了,所以轮胎偏磨损会造成一定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了拱形车轴,解决了现有车轴的轴管是水平的,导致承载时车轮内侧容易磨损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拱形车轴,由轴管和设于该轴管两端的轮胎安装部构成,轴管呈向上弯曲的拱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拱形结构的弧度B满足130°≤B<180°。
进一步,所述拱形结构的弧度优选170°。
进一步,所述轴管设有相对应的两个气室座,该两个气室座沿着轴管的中心线镜像对称布置。
进一步,所述轴管向下设有两个球面轴承座支撑板,该两个球面轴承座支撑板沿着所述轴管的中心线镜像对称布置。
进一步,所述两个气室座的中心间距为465mm;所述球面轴承座支撑板和所述气室座的中心间距为55mm。
进一步,所述轴管和所述轮胎安装部连接的位置处分别设有制动底板,该制动底板设有用于安装的法兰结构。
进一步,设于所述轴管的制动底板和轴管的中心线镜像对称布置。
进一步,所述轴管的长度为1693mm,轴管的内径为90mm。
进一步,该拱形车轴为对称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采用拱形结构的轴管,车轴装配到车架上时,轴管的拱形保持向上;在承载时车轴的轴管保持水平,从而使轮胎和地面就会接触程度一致,轮胎内侧和轮胎外侧磨损均匀,大大降低了轮胎的磨损,提高轮胎的寿命,更进一步提高了行车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采用对称结构,气室座、球面轴承座支撑板和制动底板沿着车轴中心线镜像对称分布,保证了车轴应力分布对称均匀,防止应力过度集中,防止车轴断裂,高了车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延长了车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车轴的正视示意图,此时车轴空载;
图2是图1中车轴承载时的正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拱形车轴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此时车轴空载;
图4是图3所示拱形车轴承载时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拱形车轴被压成拱形结构前的示意图;
图6是图5沿着M-M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拱形车轴;2-轴管;3-轮胎安装部;4-气室座;5-球面轴承座支撑板;6-制动底板;61-法兰结构;10-车轴;101-轴管;20-轮胎;201-轮胎内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3和图4拱形车轴1,由轴管2和设于该轴管两端的轮胎安装部3构成,轴管2呈向上弯曲的拱形结构。本实施例中拱形车轴1为对称结构。
拱形结构的弧度B满足130°≤B<180°,拱形结构的弧度B优选170°。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现说明拱形车轴的加工方法:加工时,在压力机上将图5中的轴管2压成图3中的拱形结构,轴管2的中间位置产生的最大位移点,在1米范围内,要保证最大位移在3至4毫米,可以用百分表来检测此数值。目前,对于使用圆形轴管的挂车车轴,还没有任何一家生产厂家采用这种拱形设计方式。
轴管2设有相对应的两个气室座4,该两个气室座4沿着轴管的中心线X-X镜像对称布置。轴管2向下设有两个球面轴承座支撑板5,该两个球面轴承座支撑板5沿着轴管的中心线X-X镜像对称布置。两个气室座4的中心间距S1为465mm;球面轴承座支撑板5和气室座4的中心间距S2为5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特耐得车轴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特耐得车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98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陆两用船
- 下一篇:一种柔性汽车轮胎存放安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