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两个容水腔的节能水壶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29726.8 | 申请日: | 2013-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9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 发明(设计)人: | 汪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玉 |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27/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 地址: | 243032 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马向路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两个 容水腔 节能 水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有两个容水腔的节能水壶。
背景技术
水壶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传统水壶的底部为平底,在加热过程中水壶受热面积只是底部,与热源的接触面积小,这种水壶的能耗较高,效率低。
理论分析与实验证明,产生沸腾的条件:液体必须过热且要有汽化核心。在给定的加热表面的过热度条件下,只有当汽化核心的半径大于气泡生长所需的最小半径,气泡才能长大,沸腾才能进行。而加热表面上的凹槽或裂缝所形成的空穴最可能成为汽化核心。在沸腾过程中,当气泡长大脱离空穴后,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这些空穴所截留的部分蒸汽很难被流入液体彻底逐出,就成为新的汽化核心,长出新的气泡,从而使沸腾过程不断持续。由此可知,要强化沸腾换热,关键在于在加热表面形成众多的汽化核心。而现有的水壶壶壁光滑,汽化核心数目少,换热效果不好。
经检索,中国专利号ZL200720044784.3,申请日:2007年10月28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波形底节能水壶,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节能水壶,其主要采用在水壶的壶底的四周设置有挡火圈,壶底呈波浪式,从而增加了受热面积,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它由水壶、波浪形状的水壶底、挡火圈、小通风孔组成,其特征是波浪形状的水壶底设在水壶的底上,挡火圈在水壶的水壶底的四周,小通风孔在挡火圈的上部。通过增加水壶受热面的面积和将火焰挡在水壶底上,从而节约了能源。但这种水壶仅有限地增加了壶底的面积,节能效果不佳。
中国专利号ZL201120256098.9,申请日为2011年7月20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节能水壶,该申请案涉及一种节能水壶,它包括壶嘴、壶底、壶体、壶盖和水壶提手,所述的壶底呈喇叭形结构,壶体的中间制成空心圆柱形的空腔,空腔贯穿壶体至壶底;空腔的壁面呈波浪形结构,也可在空腔的壁面上设置排列整齐的,向空腔内突出的牙体;壶盖呈空心圆柱形结构,壶盖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壶盖提手。该申请案的水壶通过空腔排烟,以增加烟气与水壶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对流换热面积,是一种新型节能水壶。但该水壶只有一个容水腔,不能同时盛放和取用不同饮料;壶体外壁为单层结构,热量散失快,且内壁表面光滑,没有充分强化换热。
此外,中国专利号ZL97235150.7,申请日为1997年7月30日,发明创造名称为:水壶,该申请案涉及一种水壶,它包括一个壶体,在壶体内腔中有至少一个壶隔腔层将整个壶体的内腔分隔成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隔腔,在壶体的表面设置至少两个壶嘴分别与至少两个隔腔相连通。但该申请案的水壶仅解决了一个水壶可以盛放和取用不同饮料的问题,没有解决水壶的节能问题,所以该申请案的水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发明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水壶不能容纳两种不同的液体且节能效果不好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两个容水腔的节能水壶,以解决以上不足,方便使用。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两个容水腔的节能水壶,包括壶体、壶底、壶嘴和水壶提手,所述的壶体外壁为双层真空结构,所述的壶体由中间的空腔分成两个独立的容水腔,上述两个容水腔的侧面均固定有一个壶嘴,所述的容水腔上均设置有壶盖,所述的壶底内表面和容水腔内壁表面均设置有凹槽,所述的凹槽的槽宽为0.01~0.1mm,槽深为0.01~0.05mm,所述的凹槽之间的间距为0.05~0.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壶体中间的空腔的壁面呈波浪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壶底呈波浪形形状。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两个容水腔的节能水壶,壶体由中间的空腔分成两个容水腔,可以容纳两种不同的液体;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两个容水腔的节能水壶,壶体的中间开有空腔,可作为烟气的通道,且空腔的壁面呈波浪形结构,从而大大增加了烟气与水壶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烟气与水壶对流换热;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两个容水腔的节能水壶,其壶底内表面、容水腔内壁表面均设置有凹槽,有助于增大换热面积以及提高了对水的扰动,强化了对流换热,使传热系数得到显著改善,且凹槽可增加汽化核心的数目,使换热在低热流密度的情况下得到强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玉,未经汪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97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