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裸眼立体液晶显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8893.0 | 申请日: | 201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2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陆国华;唐超;薛峰;万晓祥;朱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B27/26;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常亮 |
地址: | 215634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环保新材料***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裸眼 立体 液晶显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立体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裸眼立体液晶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裸眼3D原理。
依据聚光及折射原理改变光行进方向,观赏者左、右眼在影像光线集中的设定区域分别看到不同画面,达到立体视觉感受。
扩散膜原理。
扩散膜主要是在扩散膜基材中,加入一颗颗折射率与基材材质不同的微小颗粒,作为散射粒子,而现有扩散板其微粒子分散在树脂层间,所以光线在经过扩散层时,会不断于两个折射率相异的介质中穿过,故光线就会发生许多折射、反射与散射的现象,如此便造成了光学扩散的效果。
彩色滤光片原理。
彩色滤光片为液晶平面显示器彩色化关键零组件。液晶平面显示器为非主动发光之组件,其色彩显示必需透过内部的背光模块或外部的环境入射光提供光源,再搭配驱动与液晶控制形成灰阶显示而后透过彩色滤光片的R,G,B彩色层提供色相形成彩色显示画面。
彩色滤光片基本结构。
彩色滤光片基本结构是由玻璃基板,黑色矩阵,彩色层,保护层,ITO导电膜组成。彩色滤光片成型于玻璃基板上,黑矩阵沉积在三基色图案之间的不透光部分,起防止混色作用。含有RGB三基色的滤色层用染料或颜料制成,滤色层制成后再沉积上一层保护层,起平整滤色片和在后续工艺中对滤色层的保护作用。最后在低温下沉积ITO膜(200℃)。
现有柱状透镜式或狭缝光栅式裸眼立体液晶显示器中,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从下到上依次为背板、反射膜、导光板、扩散膜、增亮膜、扩散膜、液晶屏、3D柱状透镜膜,其中液晶屏(见图2)从下到上包括下偏光片、下玻璃基板、像素电极、液晶分子、公共电极、彩色滤光片、上玻璃基板、上偏光片。
液晶显示器中由于彩色滤光片中存在有不透光的黑色矩阵且所述黑色矩阵分布于三基色图案之间,导致液晶显示器中子像素R、G、B间隔之间存在有不发光的暗区(BM区)。而3D柱状透镜膜的柱镜焦点一般设置于R、G、B像素附近,现有裸眼3D液晶显示器一般为普通2D液晶显示器结合柱状透镜光学膜或板,或是普通2D液晶显示器结合狭缝光栅膜或板而制成,其功能是可通过准确的光学设计,将液晶面板上指定的两个或多个像素分别投射到不同的观察者所在空间区域内,所说的指定的两个或多个像素加载着具有视差的图像,观察者在观看区域内双眼接收到不同的图像,这些图像具有视差,因而可在大脑中合成一幅立体影像。但是由于液晶像素间具有不发光的间隔区域,这些不发光的暗区亦会透过柱状透镜或狭缝光栅投射出去,使人眼感觉画面中有黑纹存在,一般而言,不发光区域与单视点单元像素比值较大(约大于1/4时),会造成明显的视觉不良。
现有技术仍为普通2D液晶显示器结合3D膜组成裸眼3D显示器,暂无可调节暗区的裸眼3D液晶显示器技术。
因此,鉴于以上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显示系统,有效的解决暗区问题,提高观赏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裸眼立体液晶显示系统,通过设置扩散玻璃板取代原有的玻璃基板,光线通过彩色滤光片再经过扩散玻璃板后会产生扩散,即发光像素会得到雾化的效果,发光像素会变大变模糊从而起到消除暗区影响的目的,提高观赏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的一种裸眼立体液晶显示系统,包括液晶屏与3D柱状透镜膜,所述液晶屏包括自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彩色滤光片、扩散玻璃板以及上偏光片,所述扩散玻璃板包括玻璃基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玻璃基体内的光扩散微粒,所述彩色滤光片、扩散玻璃板与上偏光片依次固定。
优选的,所述3D柱状透镜膜为柱状阵列透镜或双凸透镜。
优选的,所述光扩散微粒均匀分布于所述玻璃基体中。
优选的,所述扩散玻璃板的雾度为15%-95%。
优选的,所述扩散玻璃板的雾度为55%。
优选的,所述彩色滤光片成型于所述扩散玻璃板上。
优选的,所述扩散玻璃板位于所述3D柱状透镜膜的焦点位置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裸眼立体液晶显示系统的优点是:通过采用玻璃基体与设置于玻璃基体内的光扩散微粒组成扩散玻璃板代替原有的玻璃基板,光线通过彩色滤光片再经过扩散玻璃板后会产生扩散,即发光像素会得到雾化,轮廓变大,不发光区域较小,发光像素会变大变模糊,黑纹因此减少,从而起到消除暗区影响的目的,观察者可以观看到较柔和的画面,提高观赏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88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