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车厢体与料斗的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8670.4 | 申请日: | 201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2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奇;苏灌森;周桦林;龙志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环境卫生机械设备厂 |
主分类号: | B65F3/00 | 分类号: | B65F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45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车厢 料斗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垃圾车的密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垃圾车厢体与料斗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垃圾车主要用于市政环卫及大型厂矿运输各种垃圾,尤其适用于运输小区生活垃圾。垃圾车的诞生与发展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是一重大发明与创造,尤其是对城市来说。城市人口集中,每天产生的垃圾量很大,而城市土地有限,垃圾的及时处理是一大难题。垃圾车的出现可以帮助环卫工人及时清理垃圾,并有可能现场将垃圾变废为宝,大大的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工作强度,也缓解了城市垃圾问题。垃圾车的诞生也是一种新型行业的诞生,带动了周边行业的发展,增加了人们的就业机会,缓解了社会的就业压力,最终达到了一个促进经济的发展的目标。垃圾车的使用又非常广泛。适用于环卫、市政、厂矿企业、物业小区、垃圾多而集中的居民区。一车可带多个大厢,在装卸的运输过程中可有效地避免二次污染。可谓是专用汽车里的一大重大发明,也给世界的环境卫生做出了贡献,垃圾车的发明有非常大的创造意义。
垃圾处理不当则会给环境带来很严重的污染,同样,如果垃圾装载到垃圾车上后由于垃圾车密封不严,导致垃圾(特别是污水)在运输时滴漏,也会使得道路臭气熏天,产生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垃圾车车厢和料斗间密封性、避免垃圾污水在运输中滴漏的垃圾车厢体与料斗的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车厢体与料斗的密封结构,包括设有进料口的车厢以及上端与车厢铰接的料斗,料斗与车厢的进料口外沿间设有密封胶条。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密封胶条内设有充气腔且整体呈“U”形或“O”形,密封胶条上设有与充气腔导通的气嘴。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密封胶条与料斗接触的一端两侧均设有压沿,料斗上设有压紧压沿的胶条护圈。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密封胶条与车厢进料口外沿接触的表面设有若干条沿密封胶条延伸方向的带状凸唇。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设在料斗的下端且可与车厢锁紧的锁钩装置。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锁钩装置包括设在料斗下端的挂耳、设在车厢下侧的油缸支架、设在油缸支架前方的转动轴座、设在油缸支架下方的锁钩支座、与转动轴座铰接的L形转动臂、设在油缸支架上且驱动L形转动臂转动的油缸、中部与锁钩支座铰接且可与挂耳扣合的锁钩以及连接L形转动臂和锁钩前端的连杆。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料斗下端设有固定挂耳的挂耳座,挂耳座上设有改变挂耳伸出长度的调节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垃圾车厢体与料斗的密封结构在使用时,料斗上端与车厢铰接,由于料斗和车厢的进料口外沿间设有密封胶条,当料斗下落到最低位置时,在料斗的自重作用下,料斗与车厢密封,使得通过料斗经进料口向车厢内装填的垃圾不能在运输时从料斗和车厢的连接缝处漏出,提高垃圾车车厢和料斗间密封性,避免垃圾污水在运输时的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机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密封胶条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处当密封胶条未充气时截面图;
图4是图2中A-A处当密封胶条充气后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车厢体与料斗的密封结构,包括设有进料口的车厢1以及上端与车厢1铰接的料斗2,料斗2与车厢1的进料口外沿间设有密封胶条3。
本垃圾车厢体与料斗的密封结构在使用时,料斗2上端与车厢1铰接,由于料斗2和车厢1的进料口外沿间设有密封胶条3,当料斗2下落到最低位置时,在料斗2的自重作用下,料斗2与车厢1密封,使得通过料斗2经进料口向车厢1内装填的垃圾不能在运输时从料斗2和车厢1的连接缝处漏出,提高垃圾车车厢1和料斗2间密封性,避免垃圾污水在运输时的二次污染。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密封胶条3内设有充气腔31且整体呈“U”形或“O”形,密封胶条3上设有与充气腔31导通的气嘴32。
通过气嘴32向充气腔31内充气,密封胶条3不断膨胀,从而提高与车厢1和料斗2的接触密封性。
由于车厢1和料斗3之间的密封间隙是由密封胶条3的充气腔31膨胀来自动调节的,所以可避免传统的密封胶条磨损后间隙变大,造成箱内污水漏洒的情况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环境卫生机械设备厂,未经广州市环境卫生机械设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86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镀锌机组废边卷球运输小车防侧翻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取物勺的储物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