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滑动式路面材料抗冲刷性能测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8644.1 | 申请日: | 201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6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姚佳良;冯钶钶;袁剑波;江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42 | 分类号: | G01N33/4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邓建辉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滑动 路面 材料 冲刷 性能 测试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面材料抗冲刷性能测试仪,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滑动式路面材料抗冲刷性能测试仪,主要用于道路基层、面层材料抗冲刷性能测试。
背景技术
大多数路面材料在浸水后,其使用性能会降低,如果浸水后受到压力作用(交通荷载作用),则会产生冲刷破坏(汲浆、唧泥、空洞)。比如沥青路面、二灰稳定类、水泥稳定类半刚性基层、贫混凝土基层及路面中间层(隔离层与封层)在浸水后的水损坏。在路面水损害中,最突出的又是基层的冲刷破坏与沥青路面水损坏问题,由于面层渗水(空隙、接缝及裂纹处渗水)滞留在基层表面或基层、面层材料内部,车辆荷载作用下(动荷载),基层或面层受到冲刷,粘结材料与被粘结材料分离,首先导致细粒材料随动水抽吸、冲刷流失,随后导致沥青路面空洞或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边角破碎、唧泥错台等一系列的病害。工程中评价路面面层、基层或基层与面层之间的中间层(隔离层或封层)材料抗冲刷能力非常重要,其抗冲刷能力是进行路面结构设计与施工控制的重要依据。在本发明之前,评价沥青面层抗冲刷性能尚无标准方法,而已有测试基层材料的抗冲刷试验步骤繁琐、仪器复杂,有的是利用大型的MTS(力学测试与模拟)仪器,或者采用钢丝刷,在试件的旋转时候,钢丝刷与试件摩擦,刷掉一部分试件的集料等。已有仪器的不足如下:1、效率低下;2、没有考虑荷载作用下动水压力问题;3、安装复杂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简便的方式来测试路面材料在规定时间内冲刷的质量损失量即经时损失率的轨道滑动式路面材料抗冲刷性能测试仪。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滑动式路面材料抗冲刷性能测试仪,在底座上设有至少一个由上缸体和下缸体组成且所述的上缸体与所述的下缸体内腔相通、侧壁密封扣接的测试单元,所述的底座上设有与所述的上缸体的下部对接的轨道,所述的上缸体内设有活塞及活塞驱动装置,所述的下缸体放置在所述的轨道上且能在所述的轨道滑动与所述的上缸体对接或移开,在所述的下缸体内设有安装在试件上端的上滤网和安装在试件下端的下滤网。
所述的活塞驱动装置由与所述的活塞连接的连杆、一端与所述的连杆连接的杠杆组成。
所述的杠杆的另一端与电机驱动装置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轨道滑动式路面材料抗冲刷性能测试仪,模拟路面冲刷作用,测试简便、原理可行。冲刷测试时,把已经成型的:直径150mm、高度150mm的圆柱体试件(室内击实成型或现场取芯),放置于测试仪器的下缸体的下滤网之上,然后再在试件上面用与试件下面一样的上滤网压在试件上,之后将下缸体通过侧面的导轨,送到与上缸体结构重合的地方,用锁扣锁死,通过上缸体内的活塞运动,周期性的产生冲压作用和抽吸作用,推动和吸引水流向上、向下运动,在试件内部产生动水压力,产生动水冲击,测试一定时间或次数后(活塞上下运动一个来回为一次)材料(下部试件)的质量损失就可以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快速简便的方式来测试路面材料在规定时间内冲刷的质量损失量即经时损失率的轨道滑动式路面材料抗冲刷性能测试仪。
附图说明
图1是轨道滑动式冲刷仪平面图。
图2是轨道滑动式冲刷仪立面图。
图3是轨道滑动式冲刷仪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和图3,在底座1上设有二个由上缸体4和下缸体3组成且上缸体4与下缸体3内腔相通、侧壁密封扣接的测试单元,底座1上设有与上缸体4的下部对接的轨道2,上缸体4内设有活塞5及活塞驱动装置,下缸体3放置在轨道2上且能在轨道2滑动与上缸体4对接或移开,在下缸体3内设有安装在试件上端的上滤网8和安装在试件下端的下滤网7。
具体地,活塞驱动装置由与活塞5连接的连杆6、一端与连杆6连接的杠杆9组成。
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杠杆9的另一端与电机驱动装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86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