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桥面斜拉桥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8526.0 | 申请日: | 201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3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宁平华;熊洪波;杨勇;郭建民;魏立新;乐小刚;胡会勇;谭礼陵;刘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D11/04 | 分类号: | E01D11/04;E01D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06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桥面 斜拉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斜拉桥。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双层斜拉桥的上、下层桥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是相互重叠的且上、下层桥面在结构上是一体的,其主要的结构体系为下列两种,一是拉索体系与桁架组合的结构体系:钢桁梁或组合桁梁作为承重构件并利用上弦及下弦形成双层桥面,拉索布置在上弦杆外侧作为传力构件,刚性腹杆作为双层桥面系间的连接;二是拉索体系与箱形梁组合的结构体系:对于大跨度拉索体系桥梁,主梁可以采用宽大扁平多室箱形梁截面作为承重构件并利用箱梁顶、底板形成双层桥面。然而传统双层斜拉桥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在交通安全方面,若下层桥面的交通发生的事故可能对承重结构损害或破坏,从而影响到上层桥面的交通安全;在行车舒适性方面,对于箱形主梁的情况,下层桥面的通风情况不好,汽车尾气、噪音等问题对下层桥面的交通舒适性存在较大的影响;在结构稳定性方面,由于传统双层斜拉桥,上、下主梁为一体的,主梁结构高度大,风荷载效应对结构的影响也较大,从而使结构抗风稳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下层桥面视野良好及行车舒适性高的双层桥面斜拉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双层桥面斜拉桥,包括倒Y形桥塔、设于倒Y形桥塔上相互独立的上层主梁和下层主梁,在倒Y形桥塔下方中部设置下桥塔横梁,倒Y形桥塔在高于下桥塔横梁的一侧边缘向外延伸有上桥塔横梁,下层主梁通过斜拉索与倒Y形桥塔连接设置在下桥塔横梁上,上层主梁通过斜拉索与倒Y形桥塔连接设置在上桥塔横梁上。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倒Y形桥塔为不对称倒Y形桥塔,倒Y形桥塔的一侧分肢塔柱具有一段箱形截面塔柱,倒Y形桥塔的另一侧分肢塔柱具有一段圆形截面塔柱,上桥塔横梁设置于箱形截面塔柱侧端。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上层主梁由连续钢箱梁构成,下层主梁由混凝土箱梁构成。
有益效果:此双层桥面斜拉桥中的上层主梁和下层主梁为完全分离式,上层主梁通过上桥塔横梁置于下层主梁一侧上方,上层主梁和下层主梁各自通过斜拉索与倒Y形桥塔连接,上层主梁和下层主梁在水平面上投影相互独立,即上层主梁的布置不会对下层主梁上的空间区域造成影响,摒弃了传统中采用桁架或箱形梁的结构体系,使得由下层主梁构成的车行桥具有良好的视野通透性,同时上层主梁和下层主梁为分离式,主梁的结构高度小,风荷载效应影响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桥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桥面斜拉桥,包括倒Y形桥塔30、设于倒Y形桥塔30上相互独立的上层主梁10和下层主梁20,在倒Y形桥塔30下方中部设置下桥塔横梁31,倒Y形桥塔30在高于下桥塔横梁31的一侧边缘向外延伸有上桥塔横梁32,下层主梁20通过斜拉索与倒Y形桥塔30连接设置在下桥塔横梁31上,上层主梁10通过斜拉索与倒Y形桥塔30连接设置在上桥塔横梁32上。
此双层桥面斜拉桥中的上层主梁10和下层主梁20为完全分离式,上层主梁10通过上桥塔横梁32置于下层主梁20一侧上方,上层主梁10和下层主梁20各自通过斜拉索与倒Y形桥塔30连接,上层主梁10和下层主梁20在水平面上投影相互独立,即上层主梁10的布置不会对下层主梁20上的空间区域造成影响,摒弃了传统中采用桁架或箱形梁的结构体系,使得由下层主梁20构成的车行桥具有良好的视野通透性,同时上层主梁10和下层主梁20为分离式,主梁的结构高度小,风荷载效应影响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倒Y形桥塔30为不对称倒Y形桥塔,倒Y形桥塔30的一侧分肢塔柱具有一段箱形截面塔柱33,倒Y形桥塔30的另一侧分肢塔柱具有一段圆形截面塔柱34,上桥塔横梁32设置于箱形截面塔柱33侧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上层主梁10由连续钢箱梁构成,下层主梁20由混凝土箱梁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未经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85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封垃圾袋口的垃圾桶
- 下一篇:一种大幅面精密薄板厚度接触式测量流水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