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解氧化处理含氰废液的电解槽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8243.6 | 申请日: | 201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3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申大志;庄荣传;叶志勇;胡杰华;游蔓莉;孙艳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紫金矿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7 | 分类号: | C02F1/467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解 氧化 处理 废液 电解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含氰废液的处理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电解氧化处理含氰废液的电解槽,能达到深度处理含氰废水的结果。
背景技术
常规含氰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是化学氧化法,此方法对高浓度氰及易处理含氰废液处理效果较好,但是对难处理含氰废液的处理很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而且处理成本高。利用电化学氧化法对含氰废水进行处理,为要使废液中氰化物的结构进行完全破坏,反应器的形式就显得十分重要,传统的电解槽多用于金属的电沉积,而主要的形式是单槽内加入多对极板。
2005.4.27公开的专利号为200310101484.0的中国发明专利报道了一种用于处理含高浓度氰化物废液的电解槽,其阳极是由至少一支导电石墨棒与多个石墨粒所组成,其阴极是由至少一支金属棒组成,阳极与阴极之间有多孔绝缘物以防止彼此接触,电解槽具有排放管。该装置需要在阳极与阴极之间加入绝缘物以防止短路,增加了生产成本,而单反应室也使得处理废液的时间延长,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用于电解氧化处理含氰废液的电解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电解氧化处理含氰废液的电解槽,包括槽体、进水口、处理后液排出口、隔板、电氧化极板、曝气搅拌部件和排污口;所述的进水口和处理后液排出口分设于所述的槽体前后两端;所述的槽体内部由两个或多个所述的上下交替、垂直平行排列的隔板隔开,形成多个相通的隔室:含氰液体在槽内流动时以从隔板底部和上部交替通过的方式流经每个隔室;所述的曝气搅拌部件设于槽体底部并通过每个隔室;所述的排污口设于每个隔室底部;所述的电氧化极板布置于每个隔室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每个隔室内填加活性炭颗粒、导电陶瓷球等材料或者是它们任意组合的导电颗粒作为第三极电极,所述的第三电极在所述的曝气搅拌部件作用下始终处于运动状态。所述的处理后液排出口处以及隔室间含氰废液通过区设有多孔筛网,其孔径小于第三电极颗粒粒径,使第三电极在每个隔室内的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每隔室内所设的电氧化电极板数量为1对或多对。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氧化电极板的阳极板为具有不同涂层的DSA阳极、石墨、不锈钢、铅阳极或钢棉等,阴极板为304钢、316钢、316L钢、钢棉或钛等,或是以上所述的极板的任意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氧化极的阳极板为板状、多孔或网状结构,阴极板为多孔或网状结构;阴、阳极板间距为1-4cm。
进一步的,所述的槽体采用绝缘材料,为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有机玻璃或混凝土加防腐绝缘层等材料,或是上述材料的任意组合。
进一步的,由下隔板-上隔板-下隔板构成的两个隔室底部共同设有一个排污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隔板为等间距排列或不等间距排列,或是上述两种排列方式的组合。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含氰废液在电解槽内采用多隔板溢流和底流交叉排布的流动形式,并在电解槽底部加入曝气搅拌部件以及隔室内第三极电极的填加,提高了氧化破氰的电化学氧化效率,达到高效深度处理含氰废液的效果。
2、所述的电解槽不仅限于电解氧化法破解氰根,还适用于类似技术的电化学氧化法去除COD、氨氮等其它物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电解氧化处理含氰废液的电解槽的正视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电解氧化处理含氰废液的电解槽的俯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进水口、2-电极板、3-上隔板、4-滤网、5-处理后液排出口、6-排污口、7-下隔板、8-曝气搅拌部件、9-压缩空气入口、10-阳极铜排、11-阴极铜排、12-电解槽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PVC为材质,长*宽*高分别为1000mm*500mm*700mm电解槽体(12),槽体(12)内部平均分成四个隔室,第一隔室与第二隔室之间设上隔板(3),第二隔室与第三隔室之间设下隔板(7),隔板材质采用PVC。槽体(12)上壁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阳极铜排(10)和阴极铜排(11),每个隔室内具有两对电氧化极板,其中阳极板安装在阳极铜排(10)上,阴极板安装阴极铜排(11)上,阳极板和阴极板交替排列,间隔3cm,极板尺寸为400*300mm,阳极采用DSA阳极板、阴极采用不锈钢。在每个隔室内填加粒度2mm椰壳活性碳作为第三极电极,处理后液排出口(5)处以及隔室间含氰废液通过区设有多孔筛网(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紫金矿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紫金矿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82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混凝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