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故障预警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27364.9 | 申请日: | 2013-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2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汝文;李金毅;杨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科天安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G08B2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刘洪京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太湖国际***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故障 预警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故障预警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家庭。伴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道路交通事故急剧增加。由于车辆部件本身的问题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据了交通事故的30%以上。
但现有技术,对于车辆故障进行预警的系统相对缺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车辆故障预警平台,以实现对车辆故障提前报警,并根据故障原因提出解决办法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辆故障预警平台,包括传感器、CAN总线、预警分析系统、车载智能终端和呼叫中心系统,所述传感器通过CAN总线和车载智能终端电连接,所述车载智能终端与预警分析系统电连接,所述预警分析系统和呼叫中心系统电连接,所述预警分析系统和呼叫中心系统电连接,所述车载智能终端与呼叫中心系统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包括防盗指示传感器、油门传感器、冷却液传感器、车门传感器、电量传感器、转向灯传感器、胎压传感器、安全带传感器、手刹传感器、后备箱传感器和雨刮器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车载智能终端内设置3G通信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预警分析系统和呼叫中心系统为计算机服务器。
进一步的,所述车载智能终端的接收端设置放大电路,所述放大电路,包括运放器A1、运放器A2和运放器A3,所述运放器A1的同相输入端和运放器A2的反相输入端间依次串联电阻R1、电阻R2、可调电阻R3、电阻R5和电阻R6,所述可调电阻R3可调端通过电阻R4串联在10V直流电源上,所述运放器A1的反相输入端和运放器A2的同相输入端间串联可调电阻R8,所述运放器A1的输出端和反相输入端间串联电阻R7,所述运放器A2的输出端和同相输入端间串联电阻R9,所述运放器A1的输出端和运放器A3的反相输入端间串联电阻R10,所述运放器A2的输出端和运放器A3的同相输入端间串联电阻R11,所述运放器A3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间串联电阻R12,所述运放器A3的同相输入端和输出端间串联电阻R13和稳压二极管D1,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电连接在运放器A3的输出端,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和电阻R13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预警分析系统大型服务器,并利用现有的分析软件对车辆信息进行分析,实现了对车辆故障提前报警,并根据故障原因提出解决办法的目的。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辆故障预警平台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放大电路的电子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车辆故障预警平台,包括传感器、CAN总线、预警分析系统、车载智能终端和呼叫中心系统,传感器通过CAN总线和车载智能终端电连接,车载智能终端与预警分析系统电连接,预警分析系统和呼叫中心系统电连接,预警分析系统和呼叫中心系统电连接,车载智能终端与呼叫中心系统电连接。车载智能终端内内置3G通信模块。车载智能终端与预警分析系统以及呼叫中心系统通过3G网络进行通信,
其中,传感器包括防盗指示传感器,油门传感器,冷却液传感器,,车门传感器,电量传感器,转向灯传感器,胎压传感器,安全带传感器,手刹传感器,后备箱传感器和雨刮器传感器。CAN总线还与汽车的被动安全系统、动力系统和制动系统电连接。车载智能终端通过各种传感器读取如下几个系统的状态数据:被动安全系统,包括安全气囊;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等;制动系统,包括ABS,ESP和EBD;润滑系统,包括油压等;车辆状态,包括防盗指示,制动器,油门,冷却液,车门,电量,转向灯,胎压,安全带,手刹,后备箱,雨刮器等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科天安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科天安智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73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界面智能卡读写器
- 下一篇:一种电加热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