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腰麻穿刺留置针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6139.3 | 申请日: | 201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8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德荣;高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德荣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25/0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杨滨 |
地址: | 110016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穿刺 留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麻醉用器具,具体说是一种连续腰麻穿刺留置针。
背景技术
现行的连续腰麻方式,通常先将硬膜外穿刺针穿刺到硬膜外腔,再将腰麻穿刺针从硬膜外穿刺针中间穿入到蛛网膜下腔,完成腰-硬联合阻滞;或通过硬膜外针置入细腰麻管到蛛网膜下腔,完成连续腰麻。硬膜外穿刺针较粗,易造成腰痛、头痛、神经损伤等意外或并发症。此外,连续腰麻置入的细腰麻管,存在操作困难、脑脊液反流困难、细腰麻管置入或拔出困难等不足。为此,需要对现有的连续腰麻穿刺器具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腰麻穿刺留置针,解决了现有硬膜外、腰麻穿刺针操作困难、对身体损伤大、穿刺中或术后意外或并发症多等问题。其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容易、对身体损伤小、意外、并发症少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连续腰麻穿刺留置针包括穿刺针和连接管,其技术要点是:所述穿刺针包括针杆、针柄、针芯,针杆上的针尖为笔尖式针尖,针杆近针尖处设有注药孔,针杆上设有厘米线,针柄上设有外螺纹,针柄与针体连为一体,针芯可从针杆、针柄中穿入或拔出。连接管包括连接管前端、中间管、连接管后端,连接管前端与针柄相连,连接管后端与注射器相连,连接管前端内设有与针柄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所述连接管由医用塑料制成。
所述针杆、针柄、针芯由不锈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及积极的技术效果是:将穿刺针从穿刺点直接穿刺到并留置在蛛网膜下腔。无需象传统连续腰麻时先将硬膜外穿刺针穿刺到硬膜外腔,再将腰麻穿刺针从硬膜外穿刺针中间穿刺到蛛网膜下腔,或将细腰麻导管置入到蛛网膜下腔。这样减少穿刺的损伤、意外和并发症。完成穿刺后穿刺针留在穿刺处,针尖留置在蛛网膜下腔。位于穿刺点皮肤处的针杆在穿刺口处弯曲约90°,与连接管相连并用粘膏贴附在皮肤上。患者即可由穿刺体位改变到手术体位,留置在蛛网膜下腔的穿刺针针尖不会因体位的改变而脱出蛛网膜下腔或损伤脊髓、神经。穿刺针针杆上有厘米线,清楚显示针杆穿入的长度。需要连续腰麻时,将注射器与连接管后端相连给局麻药即可。根据手术需要,追加局麻药延长麻醉时间、提高麻醉效果。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说明:1笔尖式针尖、2注药孔、3针杆、4厘米线、5针柄、6针芯、7连接管后端、8中间管、9连接管前端。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2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该连续腰麻穿刺留置针包括穿刺针和连接管等部分。 穿刺针包括针杆3、针柄5、针芯6。针杆3前端为笔尖式针尖1、近针尖处有注药孔2、针杆上有厘米线4。针柄5上设有外螺纹。针芯6可从针柄5和针杆3中穿入或拔出。连接管包括连接管前端9、中间管8、连接管后端7。针柄5可与连接管前端9连接,连接管后端7可与注射器相连。连接管前端9内设有与针柄5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针柄5与连接管前端9通过螺纹连接,防止施麻过程中针柄与连接管脱离。连接管的连接管前端、连接管后端、中间管由医用塑料制成,以提高连接管的韧性,降低生产成本。针杆3、针柄5、针芯6由不锈钢制成,利于提高穿刺针韧性。针杆3外径一般小于0.7mm,穿刺时减少损伤,同时针杆弯曲时不能折断。
在麻醉穿刺后时,拔出针芯,将连接管前端与针柄连接,连接管末端与装有麻醉药的注射器连接。针杆在穿刺点处弯曲约90度,用粘膏贴附腰部皮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德荣,未经杨德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61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